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明1436 > 第二十八章 风里的消息

第二十八章 风里的消息

    第二十八章 风里的消息 (第1/3页)

    连着几日,暖阁里总飘着股静气。朱祁镇每日晨起先问两件事:一是京郊稻田的稻穗灌浆没,二是杨士奇派去山西、宣府的人有没有消息。

    这天刚吃过早膳,小太监就喘着气跑进来,手里攥着封染了尘土的信笺——是杨士奇从山西递回的急信。朱祁镇撂下手里的竹筛子(原想筛些干青穗装粮仓),几步冲过去接过来,指尖都有些抖。

    “快念。”他把信笺递给王振,自己凑过去,眼睛盯着那皱巴巴的纸。

    王振清了清嗓子,低声念:“陛下,山西都司‘误拦’粮车的令,是都指挥使私下传的——查问时他说是‘怕文书有假’,可从他书房搜出半张字条,写着‘王侍郎那边需缓一缓’,字迹是王侍郎的。另,宣府那边来人报,王侍郎虽把贪的粮送了过去,却私下见了宣府的粮官,说‘往后户部拨粮,还需多照看’。”

    念到这儿,王振顿了顿,看了眼朱祁镇的脸色——少年天子没说话,只是盯着暖阁案上那本账册,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册页边缘,指甲缝里还沾着前几日筛青穗蹭的稻壳灰。

    “还有吗?”过了片刻,朱祁镇才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些。

    “杨大人说,他已把字条和王侍郎见粮官的证词收好,不日就回京复命。另外,查了前两年的粮运记录,山西都司曾‘核验文书’三次,每次都迟滞小半日,只是之前没人敢报。”王振把信笺叠好,递回给朱祁镇。

    朱祁镇捏着信笺,纸页上的字像小石子,硌得手心发紧。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宫墙——风从西北方向来,带着宣府那边的凉意,也带着山西的尘土气。他忽然想起太皇太后说的“有些人想看看你能不能护住运粮的路”,现在才算真懂了:王侍郎贪粮是小,山西都司跟着拦路、宣府粮官敢私下应和,是一伙人在试探他这个小皇帝的底气。

    “王振,”他回头,眼神亮得有些锐,“去请五军都督府的张都督来——就说我有宣府粮车的事,要跟他说。”

    王振愣了:“陛下,张都督管着五军都督府,山西都司归他辖制,会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