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孙子兵法与论语 (第1/3页)
“请详细描述孔子的生平成就,治国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的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老夫子周游七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屡屡被赶,说出你的看法。请全文默写《论语.为政篇》《论语.问宪篇》,最后用一句话评价孔子。”
    我看着试卷上的题目,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一轮的考试,总共有三张纸张,每一张纸只有一个问题,第一张试卷上的问题就是考孔子,问题看上去不难,可是涉及的东西太过广泛空洞,后世的语文课本上虽然也有《论语》的节选,以及对孔子的简介,可全都是寥寥几行字的概括,哪里会涉及这么深?
    而且,还要全文默写论语二篇。
    虽然我是历史教授,也曾研究过儒家思想孔孟之道,但全文默写这种事,真干不来啊。
    第二张试卷,考的是各朝各代的土地制度,第三张考的是《孙子兵法》,都跟孔子这题一样,需要详细的作答以及全文默写篇章,这可真是两眼一抹黑。
    现在,我终于是有些理解历史上的李白有心报国,但却偏执的不走科举之路,反而去求终南捷径。
    抛开商贾之家不能参加科举这种律令,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要李白那种天生不爱拘束不走寻路的浪漫诗人去干,还真是难为人。
    我抬眼看了看前方的徐青农,这个家伙气定神闲,边做边不停的点着头,看他握着鹅毛笔的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笔如飞,一气呵成,而他的考桌右上角用砚台压着一张试卷,我不由像《斗破苍穹》的萧炎一样,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徐青农,居然已经开始答第二张考卷了!
    而且看他落笔的位置,这第二张考卷竟然也完成了一半。
    看来,徐青农小小年纪能博得神童之名也并非浪得虚名,对童生考试的头名更是势在必得。
    斜对角李有田的状态虽然不及徐青农,但神色还算从容,不时从侧面看到他露出一些轻松愉快的笑意,看进度,第一张试卷也到了尾声,这一心只想杨玉环的表弟,虽然品行不端,但就肚里墨水而言,还真不可小觑,诗词文章方面的水平尚且未知,但其他的成绩可比先前的少年李白不知道强了多少。
    而我,握着玉环姐做苦工攒下银子给我买的上好鹅毛笔,怔怔看着试卷,迟迟下不去手。
    算了算,时间已经白白流失了一刻钟,一个时辰也只有四个一刻钟,以我这样的状态考下去,能做完两张试卷都算极好的了。
    怎么办?难道我就这样输了吗?若是输了,输的可不仅仅是李白考功名的愿望,还有玉环姐。
    输了,玉环姐就得落在李有田和徐青农的手上,这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时间又快过了一刻钟,徐青农的试卷已经做到了第三张,而李有田也斜眼看着我,大概是发现了我到现在都下不了笔的窘境,李有田兴奋的朝我比了个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