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孙子兵法与论语 (第2/3页)
指,然后嘿嘿嘿嘿的淫笑了起来。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定了定神,凭借着后世所知,勉强开始作答。
    “孔子,又称老夫子,是黄土大地里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执笔写《春秋》,修订了《诗经》《尚书》等传世经典,他提倡君主以“仁”治国。”
    当我写到这里时,词穷,正无从下笔,脑海中突然又是一阵剧烈翻滚。
    三本古朴生香的书籍,若隐若现。
    《论语》,《战国策》,《史记.孔子世家》。
    考场内传来“咚咚”两声锣鼓声,提示考生们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这两道锣鼓声,将我震得呆若木鸡,要知道,三张试卷三道考题,徐青山已经开始收尾了,而我还只写了开头的短短几行字。
    我提笔正要书写的时,脑海中突然像是呼啦呼啦的刮起一阵风,将这两本书吹得滋滋作响。
    当风停之时,那一张密密麻麻的纸张,瞬间就出现了几行红色字体,再跟着是一阵嚓嚓嚓嚓的声音,就好像上学的时候填错了题,用橡皮檫檫干净一样。
    最后,一本厚厚的《史记.孔子世家》就只剩下寥寥三页。
    “老夫子提倡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暴政,教育方面创办稷下学院,门下学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称为万世师表。”
    心头一跳,这不就是问答部分的答案么?
    我心念一动,接着便想到第二张试卷考的古代土地制度,果然,脑海中又出现了好几本相关联的书籍,同样也用红色字体标出了每个问题的答案,同样到最后只留下一些正确的答案,当我的思维再次跳跃到第三张试卷的“孙子兵法”上,可这次,脑海中却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这也就验证了我的想法。
    原来,只要李白生前看过的书籍,都已经自动收录在我的脑海中,而后自动过滤掉多余的文字,只留下你所需要知道的知识点,这难道就是穿越者的福利么?
    李白是个书生,一心只想考功名的书生,同时也参加过两次科举,当然知道大概题型是什么,落榜之后,肯定是下过苦功夫去读各种书,哪怕是记了又忘忘了又记,但好歹也算曾经看过,他读过很多圣贤书和各种国家颁布的制度律典,因为这些都是考点,只是问答点不一样,至于《孙子兵法》这种行军谋略的东西,李白压根就没看过,毕竟这是文人考试,朝廷选拔的是文官,考《孙子兵法》那也得是武状元的范畴,谁知道这次翰林院的出题官员是不是脑抽了,居然出了这种题。
    如果我没有附身李白,凭着《孙子兵法》这一题,估摸胸有青云志的李白这次科举将又一次败北。
    在读大学的时候,自从我大一时用《孙子兵法》里的一条谋略拿下了计算机系的系花,我就对这本书刮目相看,四年来,早已经滚瓜烂熟,第三题的任何考点在我看来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