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48章 巡游故事

第48章 巡游故事

    第48章 巡游故事 (第2/3页)

州。汴州居于华北平原的中心地带,是兵家重地,周边人口众多,也是一个李纯非常重视的地方。

    考虑到洛阳很多官方建筑都要搬到下蔡,老百姓还会迁过去不少,洛阳会明显衰落很多。而且洛阳在河南道内偏西,不利于对全道的控制,后面不太适合做河南道的首府。汴州的位置更好,还有以前的宣武节度使府可以使用,完全可以把首府搬过来。

    到了汴州,李纯带人简单看了一下,城市规模不小,居民众多,在北方算是大城,原有的节度使府保存完整,整修一下就可以使用。于是打算后面将汴州作为河南道的新首府。

    李纯认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汴州也是很适合做国都,而且基础比较好,但是李纯知道,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和人口都在南移,汴州偏北方,做不到南北兼顾。汴州位于中原腹地,作为河南道的首府还是很合适的,未来一定也能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城市。

    李纯在汴州也就待了两天,大概走访一番,就带人一行直奔洛阳而去,那里还有大事等着他去办。

    回到洛阳已是7月底了,李纯在紫微城简单休整了几天,8月初朝廷的很多大臣也都如约纷纷来到洛阳。

    首先来到洛阳的是御史台的裴度和元稹,他们报告了后续对张敬则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经查,张敬则确有贪腐不法行为,先是在凤翔,后是在河南道,都有借机敛财的行为,关于借皇帝出巡敛财的行为,由于李纯发现的早,金额还不够巨大,建议没收违法所得,并将官职由正三品降到从六品,贬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司马。

    李纯想,正好安南道蛮荒之地缺少人员,就让他做贡献去吧,当即说道:“准其所请,就让他去廉州吧,以后官员犯法的,大部分都采取远贬、流放的方式,充实一下边远州县的人口,看他们还敢不敢违法。”

    次日,吕元膺也到了,他报告李纯说,经过察访,楚州刺史汪大兴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反感,当初那些人就是要告御状的。经过认真收集证据,汪大兴贪污受贿五千多贯钱,霸占土地八百亩,应当革职拿问,流放边远之地。

    李纯想,对待这种顶风违纪的官员,没什么好客气的,就让他去岭南边远之地,当即道:“汪大兴所有违法所得全部充公,终生流放雷州(今广东湛江)。”

    第三日,中书省的左右丞李吉甫、裴垍和令狐楚、李藩、李夷简三个光禄大夫也到了,他们汇报了朝臣们关于把东都迁迁到下蔡的讨论情况。

    绝大多数大臣支持李纯的理由和见解,认为两京应该东西兼顾,迁都可以加强对东部和南方统治,但是也有人对把东都从洛阳搬到下蔡持有疑虑,认为劳民伤财,不值得。

    李纯对两个都城的位置早就不满,说道:

    “东南一行,让朕更加坚定了迁都的想法,两个都城都窝在盆地里,难以大规模发展,也无法带动全国的经济,就靠着东南部的输血维持,前面要动长安,有人反对,现在不动长安,只动洛阳,怎么还有人反对?”

    李吉甫说:“有些人还是传统思想在作怪,安土重迁,在这边待习惯了,家眷也都在这边,不愿挪窝。”

    李纯说:“朕在路上就想好了,新都不会一次性建到位,人员也不是一次性搬到位,诸王,皇亲国戚,国子监、匠作监等机构,还有一些制作兵器、服装的作坊也不会搬,首批搬的主要是皇宫、中书省、六部、大理寺等核心机构,而且大概五年以后再搬,中间完全可以调配官员,不想去的可以调到留守机构里去。”

    裴垍说:“陛下这样一说,那些反对的大臣应该就没意见了,想跟皇上干事业的就过去,想留下来过安稳日子的也给机会。”

    李纯道:“都过去,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盖房子,五年之内新都先搭个基本框架,以后逐步会越来越完善,以后等新都发展起来了,想去就没位置了。”

    李藩说:“听陛下这么说,我们对新都的未来充满信心。”

    李纯道:“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官员,不愿意去也可以理解,这样吧,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