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1/3页)

    想到了明年用兵吐蕃,李纯就想到了当初派去西川的武元衡,本是派他去应急,没想到一干就是四年。武元衡去了成都以后,虽然还有书信往来,但是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

    已经到了元和六年十月,距离李纯计划的元和七年三月用兵,只有五个月了,是该召回这个老伙计,提前筹划了。考虑一番后,李纯决定派吏部侍郎卫次公去川蜀道任布政使,召武元衡回朝,专任右仆射,筹划对吐蕃作战事宜。

    传旨召人,一去一回,虽是快马加鞭,武元衡也是一个多月才返回长安,已经到了寒冷的隆冬,武元衡回到长安后,就急忙来宫里拜见李纯。

    行礼后,李纯仔细打量武元衡,虽仅相隔四年,武元衡似乎比以前老了不少,脸上多了一些风霜痕迹,毕竟已经五十多岁了。

    李纯道:“武爱卿,此去川蜀四年,辛苦你了,朕感觉你多了几分沧桑。”

    武元衡鼻子一酸,差点流泪,哽咽地说:“能为皇上分忧,是臣下的荣幸,只是经常会想念陛下。”

    想当年,武元衡是何等的英姿勃发、恃才傲物,如今也动了伤感之情,李纯道:

    “这次回来就不让你走了,我们君臣好好相处,明年攻打吐蕃,朕还需要和你天天在一起研究对策。”

    武元衡来了兴致:“陛下准备要对吐蕃动手了?”

    李纯点点头:“从我即位那天就想对吐蕃动手,前些年吐蕃占领我大唐大片土地,掳走大量臣民,陇右安西一带尽归敌手,还有很多大唐子民苟活在吐蕃的压迫之下。每每想起此事,朕的心中都会隐痛,现在万事俱备,到了出手反击的时刻。朕准备封你为吐蕃招讨使,全面主持对吐蕃的作战。”

    武元衡豪迈地说:“臣感谢陛下信任,臣到了川蜀以后就想着对吐蕃作战的事,对吐蕃研究了很多,对其兵力部署了如指掌,有信心打好这一仗。”

    李纯补充道:“科工部日夜赶工,今年又生产了大量的火器,平蕃军、平蛮军已全部配备完毕,并开展训练,威西军也正在装备,估计再过两月就可以装备完毕,到时就以这三支军队为主力,大举进攻吐蕃。”

    武元衡说:“吐蕃有军队四十多万,其中精锐约二十万,我们是不是再多调派些部队。”

    李纯道:“朕计划再从兴中军调两万作为后援,征发一些民夫运送军需弹药。兵在精不在多,我们的武器领先吐蕃很多,这些足够了。”

    武元衡说:“臣多次去眉州的平蛮军查看训练情况,新装备的火器确实威力大,射击速度快,可以大杀四方。”

    李纯道:“这次要让吐蕃把欠我们的加倍偿还,不仅夺回全部失地,还要把吐蕃肢解掉,彻底消除西部边境的威胁。”

    武元衡说:“陛下准备先从哪里下手?”

    李纯道:“打吐蕃,自然是平蕃军打主攻,主攻方向选在陇右,但是计划先从南边动手,让平蛮军先打,吸引吐蕃主力向南,然后在北边大规模发动进攻。”

    武元衡说:“那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用兵?”

    李纯道:“目前军需物资准备的差不多了,前线两个军团的训练也到位了,威西军已经配备一半的火器,到年底可以配完,多给两个月训练,2月份就可以全部准备到位。到时调兴中军两万人西进,再征发5万民夫,3月份就可以开战,3月份平蛮军先在南线攻击,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减轻北线压力。一旦南线得手,北线在4月份大规模出击,争取四到五个月解决吐蕃。”

    武元衡说:“听说元稹的外事部也在行动,在吐蕃那边收集情报,策反人员,干的也是有声有色。”

    李纯道:“这次为了进攻吐蕃,我们准备的很充分,军事部训练军队,科工部生产火器弹药,外事部收集情报,策反后方,户部准备军饷粮草,到时这四个部门全部配合你,统一调配。”

    武元衡说:“好,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臣,臣这几个月就进一步熟悉部队,制定计划,调配物资,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就开打。”

    李纯道:“平蛮军你已经熟悉了,平蕃军、威西军你可以抽空去走走,让他们熟悉一下你这个招讨使,兴中军来了以后,你也见见,相信都会听从你的指挥。”

    武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