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57章 征讨吐蕃 (第2/3页)

衡说:“好,臣这就回去制定计划,熟悉军队,计划出来后再给陛下钦定。”

    李纯道:“这次我也跟你透个底,这次朕不仅要动吐蕃,准备花三年的时间,把周边的势力全部打一遍,吐蕃只是第一个。”

    武元衡说:“陛下果然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大干,不知道总体怎么安排?”

    李纯道:“现在各军还没有全部配备火器,先集中装备三个军团,明年先打吐蕃,试试手,后面火器大规模装备,计划在后年打回鹘、南诏、流求等地,大后年集中打东北方向的契丹、渤海、新罗、扶桑。”

    武元衡说:“臣听起来都很激动,如果可以把这些势力都拿下,可以再现太宗时期的盛景,扬我大唐声威。”

    李纯道:“你近段可以集中精力策划进攻吐蕃的事,后面要做一个统一的方案,分配好各军的任务,让十个军团全部参加这一波大规模的对外用兵。”

    武元衡说:“陛下把这个大任务交给臣,臣无比荣幸,一定不辱使命。”

    武元衡接到这么大的任务,感觉浑身都是劲,准备大干一番,带着军事部的人,制定计划,视察部队,准备物资,忙的是不亦乐乎。

    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利用唐朝内乱衰落的机会,开始逐步侵吞唐朝西部的领土,先后攻占陇右、安西大片土地。

    在德宗年间,吐蕃利用藩镇之乱的机会,进一步东侵,又攻取了原州(今宁夏固原)到秦州(今甘肃天水)以西的大片土地,甚至还攻陷长安后大掠而退。

    在南方,吐蕃还攻取了的廓尔喀(今尼泊尔)、天竺(今印度)的大片土地,进入了极盛的阶段。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制度仍属于相对落后的奴隶制度,对外扩张掠夺的人口,都成了吐蕃贵族的奴隶,处于被压榨被奴役的境地。

    大批原来在唐朝土地自由生活的汉人,因为唐朝前几任皇帝的昏庸,很多沦为吐蕃人的奴隶,他们有的以死抗争,有的压抑住仇恨,等待着被解放的机会。

    吐蕃在在强大的表象下,也隐藏着新的矛盾,自松赞干布以后,赞普的权力开始缩水,大相的权力逐步扩张,甚至出现世袭大相的情况,赞普和大相为了权力和利益,进行了持续不断地内部斗争。地方的一些军阀实力派,也会因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产生互斗。

    到了元和年间,大唐这边逐渐稳定富强起来,而吐蕃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下,内部出现了离心的情况,君臣之间、地方实力派之间、吐蕃人与被压迫的民族之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矛盾。

    只要外部力量适时予以有力打击,吐蕃完全有可能在内外力量的夹击下而崩溃。

    元稹派人在吐蕃后方不断地进行收集情报和渗透策反工作,掌握了两个重要动向,汇报给李纯和武元衡。

    一是河西一带的汉人,存在着强烈的反吐蕃心理,不少汉人联合抱团,对抗吐蕃人的欺凌,尤其以沙州(今甘肃敦煌)的张元甫、张议潮父子为首的汉人反吐蕃的决心最大。

    二是吐蕃廓州(今青海尖扎)节度使论恐勒和鄯州(今青海西宁)节度使尚比尼不和,两个人明争暗斗,相互不服。

    在觉察到唐朝可能用兵的企图以后,吐蕃纠集了四十万军队,大相尚思罗出镇兰州,计划以兰州为中心,对抗唐军的进攻。

    针对当时的形势,尚思罗认为唐军进攻的重点可能是在北线,所以在秦州、原州一带集结了较多的兵力。为了以防万一,也保留了一定的机动兵力,作为策援。

    进入元和七年二月,武元衡指挥唐军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将3万平蛮军调到了彭州(今四川彭县)到雅州(今四川雅安)一带,计划作为第一波进攻力量,并抽调川蜀、黔中、湖北三道共1.5万人的地方部队,主要作为后方防御和机动支援兵力。

    将3万平蕃军调到了凤翔以西边境一带,作为第二波北线的左翼主攻部队,并将2万兴中军调到凤翔,作为其后援。将3万威西军调到泾州(今甘肃平凉),作为第二波北线的右翼主攻部队,与平蕃军形成夹击的效果。

    为了保障物资运输,关内道组织了3.5万民夫,川蜀道组织了1.5万民夫,不断向前线运送军事物资。

    科工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