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肢解吐蕃 (第1/3页)
得到这个结果,李纯立即采取措施,一是正式册封扎日勒为康巴国王,金川河以西、金沙江以东、北到积石山、南到南诏国的土地尽归康巴国,但是要他利用手中的兵力平定这些地方,并成为唐朝的附庸国,每年向唐朝朝贡;二是宣布支持论恐勒,派出威西军西进打击尚比尼。
扎日勒凭空由一个将领,变为国主,高兴坏了。他按照唐朝的要求,将国都建在松城(今四川康定),然后带领军队在康巴国内部到处征讨,消灭不服从他的势力,之后来个大清洗,把仍忠于吐蕃的官员全部换掉,委任自己比较放心的官吏,搭建自己的班底,每年向唐朝称臣纳贡,接受唐朝保护。
论恐勒得到消息后,犹如打了鸡血,立即组织兵力,再次进逼尚比尼,在鄯州南部与尚比尼的军队对峙。
三万威西军从兰州西进,直达鄯州东部龙支城(今青海民和),尚比尼在这个边境小城只驻扎了5000人马,人数和武器都不是威西军的对手,城内都是吐蕃人,威西军毫不客气,直接用炮火往城内一阵猛轰,经过三天的攻打,拿下龙支城。
威西军从龙支城出发,沿着湟水西进,一路杀败尚比尼的军队,直达鄯州城东。
李纯在派出威西军时,就已经用手谕交待张茂昭,攻打鄯州只是逼迫尚比尼归降唐军,打到鄯州城时,先让他接受唐军先前提出的条件,如拒不接受再攻击鄯州城。
张茂昭按照李纯的交待,派出使者进入鄯州城,声明如果尚比尼接受唐军先前提出的条件,仍可以封他为吐浑国王,如果拒绝,唐军将直接攻城。
尚比尼收到唐军的最后通牒后,彻底扛不住了,如果再继续死磕,估计就是尚思罗的下场,想那扎日勒已经被封为康巴国王,唐军还算守约,何必放着国王不当,去寻死路呢?
尚比尼派人回复唐军,愿意接受唐军先前的条件,让出鄯州给唐军,但是唐军要支援他攻打吐浑国境内的吐蕃军。
李纯要的就是尚比尼服软,当即派人同时通报论恐勒和尚比尼,尚比尼俘虏论恐勒的军队,全部归还论恐勒,唐军前后俘虏尚思罗的八万吐蕃军,分五万给论恐勒,分三万给尚比尼。
两人接收完俘虏后,全部组成自己的部队,论恐勒退出廓州,向吐蕃本土进发,夺取吐蕃大相一职,尚比尼退出鄯州向青海湖一带进发,带兵扫平吐浑国境内残余吐蕃势力,建立吐浑国。
论恐勒和尚比尼都明白了,唐军这是驱虎杀狼,让他们吐蕃人打吐蕃人,可是又有什么选择呢,谁敢拒绝就是灭顶之灾,如果配合,还能捞到富贵,最后都决定按照唐军的通牒来办。
尚比尼归还了论恐勒的俘虏,又挑选了原属于尚思罗的三万俘虏,加上自己剩下的三万多军队,整合成六万军队,退出鄯州,带领一批愿意追随他的吐蕃人,沿着青海湖北岸西进。
他们到达吐谷浑旧都伏俟城(今青海天峻),击败当地的吐蕃残余势力,以伏俟城为都建立吐浑国。经过三个月的征讨,迫使在日月山以西的青海湖周围、黄河上游、柴达木一带的吐蕃人臣服于他,尚比尼成为真正的吐浑国王。
尚比尼觉得,虽然经过一番折腾,但是唐军还算守约,自己也从地方节度使升级为一方国主,对这个结局还算满意,于是决定彻底臣服唐朝,每年派出使者向唐朝纳贡。
最后说论恐勒,虽说有个大相的名号,还有十多万军队,但是果子也需要自己去摘。但是论恐勒也有信心,吐蕃的精锐都在对唐作战的前线,本土都是老弱病残,不堪一击。
但是,李纯并不充分信任论恐勒,为了稳妥起见,李纯派出威西军副将谢长林,带上两个裨将,跟随论恐勒大军行动。
谢长林等三人,一方面是监督跟踪论恐勒的行动,另一方面是要在论恐勒夺取政权后,将在吐蕃本土的汉人奴隶带回来,论恐勒如敢拒绝,朝廷仍将派兵征讨。
在8月底,眼看天气就要转冷,论恐勒率领大军紧急向逻些城(今西藏拉萨)进军,准备在入冬前拿下逻些城。
正如论恐勒所料,吐蕃军的主力都在前线对抗唐军,后方空虚,没有多少兵力。论恐勒带领十万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经过两个月终于拿下逻些城,自立为大相,并从吐蕃王族中挑选一个幼童为赞普,掌握了吐蕃实权。
吐蕃王族不服,原赞普的弟弟赤松巴逃到象雄(今西藏阿里和印度的拉达克藏区)一带,建立象雄国。
另一位吐蕃大臣在在波如(今西藏昌都)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