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2/3页)

尚书的时候,本以为是个闲差,就负责管百姓的户口、婚丧、赈灾等事务,没想到刚上任就接到规范结婚年龄的差事,后面把宗教和民族事务划进来。

    很多崇信佛教的人,要求放松对佛教的管制,他们不敢去找皇帝,就经常跑去找崔右甫,搞得他烦不胜烦。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崔右甫只能硬着头皮找李纯请示,没想到李纯倒也不生气,同意放松对佛教的管制,寺庙的和僧尼的限制数量可以扩大一倍。

    李纯认为,彼一时,此一时,当时正是朝廷需要人力和钱财的时候,各大寺庙居然跟朝廷争夺资源,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李纯当然生气,开展抑佛运动。

    经过猛烈的整治,佛教势力大为缩减,各个寺院也老实多了,专心于佛事,跑到寺庙混吃混喝的人员基本没有了。

    如果是单纯的宗教,不与朝廷发生冲突,李纯愿意采取相对宽容的政策,但是还是坚持对入寺的僧尼进行考试,保证进去的人是真正研究佛法的。

    李纯放松对佛教的管制,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以后对外扩张,在军事、经济、文化征服的基础上,可以再加入宗教的影响。

    现在唐朝的佛教,是已经汉化的佛教,后面可以在各地推广汉化佛教,从思想上软化各民族的反抗意志。

    对外传教,需要不少人,先放松一下,如果各个寺庙能够安分守己,后面可以再放松一些,为以后对外派人,储备宗教人才。

    崔右甫花了一年,还没忙完佛教新增加寺庙和僧尼的事宜,没想到又赶上汉夷分治的大政策,民族事务非常繁忙。崔右甫感觉人手不够,向李纯要人,李纯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去民政部,他都同意。

    崔右甫忙着到处挖人,先是从快要解散的都畿道那边试试,没想到还真有一些后悔的官员,当初因为短视做了错误选择,现在看到有新的机会,赶紧跑过来。

    崔右甫又从地方上挖了一些想进京的官员,总算有了足够的人力,充实了宗教司、民族司。

    汉夷分治,涉及到很多政策的制定,数据的统计,要把所有居民的身份和民族确定清楚,是一个大工程。崔右甫带着户口司、民族司,在地方的配合下,忙了半年多才基本理顺,把各民族的人口区分完毕。

    按照崔右甫的理解,辛苦征服了这么多民族,肯定要来点大汉族主义,让各少数民族多交点赋税,汉人也可以占据一些好的土地,摆一摆汉人的威风。

    最后发现朝廷对夷人就出台了三条限制措施,实质性的影响并不大,夷人似乎没有怎么吃亏,甚至还享受到了唐朝发展的红利,日子过得还更好了。

    后面还是听李吉甫说了李纯的构想,崔右甫才觉得自己的认识狭隘了,皇帝就是皇帝,眼光放的长远,以后还要用这些汉化夷人帮他征服治理更多的江山。

    元稹在外事部也是有了不少新任务,自从汉夷分治以后,外事部要主管的边境管控。按照李纯的设想,边境要彻底隔绝,但是实施起来哪有那么容易。有的地段,边境两侧同属于一个民族,有的还有亲属关系,还有的要越境经商,彻底断掉有点难。

    好在大部分边界都是荒漠、高山、大河,只有少部分地段有居民,元稹让沿边的州县,认真勘测划定边界,对边界内的居民区分汉夷民族,全部登记户籍。

    对于外面闯入的陌生人,如没有户籍登记信息,就抓进官府严格盘查,如果核实是边境外的民族,当场杖责五十,脸上刺青,罚银2两,如果是第二次发现闯入脸上刺青的境外边民,就直接斩首。

    对于私自闯入境外的唐朝居民,沿边各小国必须将其抓住,扭送到唐朝的官府,奖励2两银子,如果胆敢窝藏唐朝的居民,外事部派相应的宣慰使前去交涉,如果交涉无效,直接派兵攻打。

    对于抓住的私自出境居民,第一次杖责五十,罚银2两,进行训诫,并在官府登记在册;第二次发现,就属于明知故犯的顽固分子,直接永久发配到肃慎道的极寒之地。

    边境隔离带的建立,执行的也是非常严格,北方以山脉荒漠为主,隔离带基本都在十里宽以上,西部和西南有些地段有居民生活,地方州县就把他们区分国籍,迁移到隔离带两侧,由朝廷出钱发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