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86章 合力推进 (第3/3页)

定的补偿金,在远离边境的地方重新安置。

    那些原来有人居住、可以通行的地方,全部把道路挖断,种上荆棘、刺蓬,形成十里宽的无人隔离带。严禁任何人以采药、打猎、放牧为由进入隔离带,只要进入隔离带,即使没有越过边境,官府也会进行杖责五十,以示警告。

    为了发动边境附近的居民监督,外事部设立举报制度,只要有人发现并举报有偷越边境的,官府查证属实后,从罚银中扣除一两奖励给举报的居民。

    刚开始还有些人抱有侥幸心理,私自接近越过边界,做买卖、放牧、采药,经过多次重罚以后,形成明显的警示作用,有的越境两次的真的被永久发配到肃慎极寒之地。

    边民觉得,在境内生活的很好,何必为了一点小利越过那个骇人的边境,都有意识的远离边境隔离带。对于闯入的境外人员,不管怎么苦苦哀求,汉夷百姓都第一时间报告官府,既可以领赏,也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经过一年左右的持续努力,边境隔离带完全发挥了阻隔作用,境外的各族人员,从此不得进入唐朝领土。

    需要购买唐朝物资的,由商队到边城集中购买,再贩运到各地,唐朝的商队也会出来跟他们交易,境外民族也就没了越境进入唐朝的必要。

    那些不管是仰慕唐朝文化,还是想偷学唐朝技术的外国人,从此只能死心,有人向唐朝出来的商队打探情况,商队的人员只说一些关于商品的信息,对其他的方面守口如瓶,问不出啥情况。

    边境隔离带起到了阻绝外人的作用,但是唐朝还是要出去掌握别国的情况。外事部训练了一批暗探,每个出境的商队,都会配一个,既是监视商队不要乱说话,更是要沿途收集各国的情报。

    这些暗探有的负责绘制山川地理的地图,有的负责记录各国的人口和军队数量,有的负责记录各国的风土人情。

    这些情报源源不断汇总到外事部,由专门的人员收集汇总,再根据这些情报编写各国的综合情况报告。这些报告会送到军事部、中书省和李纯那里,作为以后开展军事行动的参考和依据。

    科工部尚书韦贯之也是干的意气风发,到任以后深感科技的巨大作用,各项新发明、新物件深刻改变了唐朝的方方面面,那些威力惊人的火器在对外战争中大展神威。

    按照李纯的指示,原来长安的火器厂保留,宋州的火器厂搬迁到夏原东郊,保留润州的造船厂,在晋江府增建一个造船厂。

    长安和夏原的火器厂重点***炮炸弹,也可以自行研制其他战场需要的武器,两者形成竞争关系,谁的武器好,各军团就采购谁的,销售额大的,利润就多,这个厂的员工福利待遇就好。

    润州和晋江的造船厂也是形成竞争关系,都是建造战船和海上装备,谁的质量好,部队就采购谁的,谁的利润就高。通过竞争提高各厂研发新式武器的积极性,提高制造武器的质量,避免因垄断造成懈怠。

    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两个火器场除了制造军用武器以外,生产的火药也可以向市场销售,作为百姓开矿和制作烟花爆竹,但是由军事部和工商部对购买人进行审核,原则上圈定在一些值得信任的厂家范围内。

    两个造船厂,既可以建造战船,也可以建造民船,建造的民船向市场销售,多挣的钱归本厂。

    总之,通过军民两用和竞争关系,让两个厂形成造血能力,减少朝廷的负担。毕竟不可能一直打仗,战争结束以后,也不可能由朝廷一直养着。

    战争需要时,就偏向于制造武器,和平时期就偏向于民用产品,做到战和兼备,都能持续发展。

    在元和十二年,夏原的火器厂率先制造出燧发枪,不再需要枪上带一个火绳,提高了射击的效率。

    长安的火器厂有了压力,制造出更加先进的火炮,在重量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更好的钢材,炮弹的射击距离更远,威力更大。

    润州造船厂制造出蒸汽机动力的战船后,吨位更大,速度更快,深受军方的欢迎,镇海军、镇东军等水军部队纷纷订购。

    泉州的造船厂则把重点放在民用船只的制造上,用蒸汽机带动明轮的商船,载人运货效果很好,也接到了不少订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