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2/3页)

之士投入到实业的发展中,或开辟新的领域,或研究技术革新,或从事商业贸易,掀起了经商办实业的热潮。

    工商业的发展,也催发了建筑业的兴起,建设大型工程、厂房都需要专门的建设队伍,各地先后兴起了一批具有规模的建筑公司。

    经济的兴旺,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一些新办企业融资的需求旺盛,而又有一些居民手里有一些闲钱,一些钱庄以一定的利息大量从居民手中吸收资金,再以较高利息贷给企业,靠中间的差价,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下旨允许地方修建铁路后,商业嗅觉灵敏的林如贤感觉到,铁路运输是一块大肥肉,如果自己不先行动,后面肯定会分流不少自己船队的运力。

    经过一番游说,林如贤联合一帮吴越道的工商大户,准备筹集资金,向吴越道申请修建余杭到苏州的铁路。

    吴越道巡抚元义方也想出政绩,和林如贤一拍即合,同意修建铁路。元义方认为修一次铁路不容易,既然朝廷已经把铁路修到广陵府,干脆吴越道把铁路从余杭经苏州修到润州。

    林如贤觉得,从余杭到润州沿线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盈利不成问题,赞同元义方的计划。

    听说朝廷允许地方可以自行修建铁路,罗飞来动起了心思。一方面,自己的矿场开采的煤铁矿,用马车、牛车拉出去数量少、速度慢,非常需要铁路来运输。

    另一方面,修建铁路又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可以扩大自产钢铁的销路。经过综合考虑,罗飞来认为,修建铁路是对自己有非常大的利益,决定大干一把。

    朝廷下旨允许各道可根据需要自筹资金修建铁路,但是还是向交通部申请批准,而且修建铁路需要的资金非常庞大,远非一个商家所能承担。

    综合考虑后,罗飞来决定还是走官府的门路,向晋并道的官员讲述修建铁路的好处,申请由自己牵头,联合一帮大的商户,组建一个铁路公司,修建从太原府经深平府到沧州黄骅港的铁路。

    蔡耀宗认为,自己的公司就是生产蒸汽机和火车的,如果能够介入到铁路修建,既有成本优势,也可以拓展自己的商业范围,决定也要参加修建铁路的热潮,先后跟几个地方进行接洽,最后选择和鲁青道合作。

    鲁青道巡抚张茂昭则是有自己的打算,新官上任,总想出点政绩,朝廷刚开始下旨允许各地可以修建铁路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出政绩的机会。

    长夏铁路运行已经给出了证明,铁路运输量大,速度快,前景非常好,盈利不愁。既然朝廷已经规划了益都经新沂到夏原的铁路,可以使用本道的资金修建从益都到登州的铁路,以后两条铁路连成一体,将会极大改善鲁青道的交通。

    三条铁路的修建申请,先后递交到交通部,交通部尚书肖时新犯了愁,朝廷虽然同意地方修建铁路,但是到底怎么个修法,是官办还是商办,都没明确。

    思前想后,肖时新觉得这种大事还是由皇帝来决定,于是进宫向李纯汇报情况,请李纯定夺。

    看到几个地方积极申请修建铁路,李纯当然高兴,他觉得全国那么大,全靠朝廷来修铁路速度太慢,就应该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才能大规模促进铁路的发展。

    但是到底是该官办还是商办,李纯也犯了愁,官办虽然更好掌控,但是容易带来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商办虽然效益高,但是商人唯利是图,不利于朝廷和百姓。

    思考了好一阵,李纯决定地方仿照朝廷,采取路运分离的模式,也就是铁路归官府,运营可以由民营公司来做。

    原则上,可以由官府出资来建设铁路,然后由民营公司租用铁路来运营,每年付给官府租金。

    在实际操作上,也可以由民营公司垫付一部分资金参与建设,建成以后民营公司可以持续运营一定期限,收回本钱并有一部分利润,然后铁路归官府,民营公司向官府交租金。

    铁路的路运分离的模式,不仅成为这三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模式,以后也作为其他地方铁路的模式。官府只掌握铁路资产,不管运营,每年的租金是固定的,便于监管。

    民营公司只管运营,发挥他们经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