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103章 实业大亨 (第3/3页)

方面的优势,如果做出不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事,官府可以取消他们的运营权,交给其他公司运营。

    朝廷批复三条铁路并确定路运分离的模式后,三条铁路采取了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鲁青道采取官府完全出资建设的方式,准备建成以后再交给蔡耀宗主导的民营公司运营,净收租金。

    吴越道采取官府和民营公司各出一半资金的方式建设,建成后交给林如贤主导的民营公司运营,前几年免租金,抵扣投资,到期后开始收取租金。

    太原到沧州的铁路跨越晋并道和冀燕道,两个道各自建设属于本道的铁路,不足的资金由两个道向罗飞来主导的民营公司借款,建成后交给罗飞来的公司运营,约定好每年的租金,两个道用铁路的租金返还借款,还完借款以后收取的租金就是本道的净收入。

    三条地方铁路的路运分离的模式,逐步在其他地方被借鉴推广,尤其是一些经济较好区域的工商人士,积极参与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广珠道规划番禺至惠州铁路,川蜀道规划成都至渝州(今重庆)铁路,闽海道规划晋江至福州铁路,都积极向交通部申请建设,均采取官办铁路,民办运营的方式,既能够分散风险和压力,又能发挥各自所长,提高铁路建设运营的效率。

    通过不断改进,铁路事业逐步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也就是铁路的所有权归朝廷和各道,但是建设权和运营权向民间放开,不再作具体的限制。

    罗飞来利用这个机会成立北方铁运公司和北方铁建公司,用高薪从华夏铁运公司和华夏铁建公司挖人,准备大搞铁路事业。

    林如贤也不甘示弱,成立南方铁运公司和南方铁建公司,也从两个央企高薪挖人。

    鲁青道依靠蔡耀宗,也挖到一些相关人才,成立鲁青铁建公司,闫静明原本就是交通部修铁路的一个工头,掌握了修建铁路的基本技术,趁此良机跳出来,投靠蔡耀宗,摇身一变成为了鲁青铁建公司主管。

    其他各道申请修建的铁路,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暂时无法修建,只能推迟,只能等后续铁路速成人才毕业后,铁路的人才荒才能缓解。

    会修铁路、懂铁路的管理运营的人员,成为当时的香饽饽,一个个身价倍增,被各地争抢,收入颇丰。

    华夏工业大学的铁路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吸引大量的学生前来报考,其他的如冶金、采矿、机械等专业前景也很好,华夏工业大学成为学子们争相报考的学校。

    元和十五年二月份,朝廷关于襄人的政策已经广为流传,军事部正式开始组建训练襄人部队。按照规划,军事部从正规军中抽调军官士兵,分配到契胡族群、僚越族群、骆瓯族群所在的州,筹备训练第一批襄人团。

    组建襄人团的事宜由各州司马负责,原则上一个襄人州,组建训练一个襄人团。

    州里面先进行宣传动员,凡是参加襄人团的人员,发给优厚的饷银,征服夷人地区以后会优先分配房屋、土地,优先进入公职,经商、种地都是免税。

    宣传人员还声明,朝廷的十个军团战力强大,主要战役由朝廷的主力兵团来打,襄人团只是作为辅助部队来扫除残敌,危险系数很小。

    听说这么优厚的条件,很多襄人男青年都是跃跃欲试,想着能够参加襄人团镀个金,以后可以混个公职或者免税啥的。

    但是三个族群所在的各州并没有大规模征兵,而是先挑选军官,挑选军官的要求比较严,汉化水平、身体素质、军事基础等方面均有要求,而且是担任公职、地位较高的的襄人优先。

    经过严格选拔后,每个州约选拔了八十人左右,作为襄人团的连排军官,然后根据他们以前的位置、能力、表现等因素,分别委任为连长、副连长、排长。

    襄人团的的团营军官就由正规军抽调的军官担任,连排军官由挑选的襄人公职人员、地方首领、贵族子弟担任。

    襄人团首先对新加入的襄人连排军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集训的主要内容一是传授基本的军事常识,二是介绍襄人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任务,三是汉人团营军官找襄人连排军官谈话,联络感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