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04章 襄人部队

第104章 襄人部队

    第104章 襄人部队 (第2/3页)

各襄人地区的县级官员是最早的知情人,也是具体的执行者或参与者,所以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

    辽桓道赤州所属的翁牛县令耶律孟源,忙完衙门的事务,下班回到家里,老婆芳肃梨花赶忙给他做晚饭。芳肃梨花把饭菜做好以后,端到桌上,两人边吃饭边聊了起来。

    芳肃梨花说:“汉人朝廷太能折腾了,先是华襄分治,又是襄人改名,现在又搞华襄分权、组建襄人部队,真是大动作不断。”

    耶律孟源说:“这话你就在屋里说,可不要给我出去乱说,以前突厥和回鹘强大时,我们契丹人臣服他们,现在汉人政权强大,我们自然就要臣服于朝廷,上面让干啥咱就干啥,汉人朝廷对襄人总体还算不错,咱们契丹人的生活没受啥影响。”

    芳肃梨花说:“咋叫没影响,我们以前姓萧,也是契丹人的大姓,非要被改成芳肃,难听死了。”

    耶律孟源笑道:“谁让你们是单姓,还跟汉人的萧氏重合,改姓的时候,把萧拆成草和肃,你们觉得草肃难听,集体主张改为芳肃,现在觉得难听,当初咋不选个好姓呢?”

    芳肃梨花说:“改成别的就跟萧没关系了,芳肃就芳肃吧,谁让契丹男人不争气,打不过汉人,让族人吃亏。”

    耶律孟源说:“别说这些意气话,当年我们契丹人打的算是勇敢的,但是不打还好,一打还死了不少人,连可汗都被斩首了,还是老实过日子吧。”

    芳肃梨花说:“你看这又是华襄分权,又是组建襄人团、民兵营的,老百姓们都是议论纷纷,有说好的,有说差的,你是官府的人,你看是啥情况?”

    耶律孟源说:“说句实在话,我比你更操心,打听的更仔细,通过从各个渠道打听到的消息来看,我觉得是利大于弊,不然怎么会连儿子都送去了襄人部队?”

    芳肃梨花说:“你说你也够狠的,把咱儿子送到了襄人团任连长,又把我弟搞到民兵营任副营长,万一以后打仗怎么办,能不危险?”

    耶律孟源说:“妇人之见,朝廷的皇帝心大的很,酝酿了好几年准备打出去,我们襄人肯定也是要跟着出去的,早点占个位置还可以吃点肉,晚了连汤都喝不到。”

    芳肃梨花说:“你说的轻巧,到时候要来个大搬家,听说我们契丹人要跟着打西域,百姓以后也要搬到那里,太远了吧。”

    耶律孟源说:“我们契丹人本就是游牧民族,到哪里都一样,到了夷人地区,可以享受特权,可以统治不少夷人,比在这边强。”

    芳肃梨花说:“有人说,朝廷组建襄人部队,是为了给汉人部队当炮灰,说汉人让我们跟夷人对拼,他们坐收渔人之利。”

    耶律孟源说:“都是瞎说,朝廷养了十个军团,装备精良、战力强大,这次是他们打头阵,我们的襄人团作为辅助部队,民兵营不参战,只在地方负责维护治安,要说打也是汉襄一起打,汉人都跑在前头打,襄人不参战也说不过去。”

    芳肃梨花说:“你这一说,我的心里才安稳一点,我是真怕咱儿子有啥三长两短。”

    耶律孟源说:“几百年来,我们契丹人都是以武立足,就是不在汉人朝廷治下,也要跟外族人争斗,咱儿子只要挺过这一波,我就想办法给他谋个好前程,总不能啥也不干就想当官,那不现实。”

    芳肃梨花说:“大势如此,也是没办法的事,希望以后的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

    元和十五年四月下旬,朝廷的反腐行动还在进行,组建训练襄人部队的事情也铺开了,李纯正在密切关注两件大事的进展情况,元稹向他报告,说土浑王尚比尼和康巴王扎日勒请求觐见。

    原来,外事部负责管理四个羁縻地区,关于确定这四个地区居民的身份问题,元稹也比较着急,李纯让他派人察访几个地区的情况,他就连忙让四个宣慰使去征求各个国王的意见。

    各个国王的态度不一,一部分赞成加入襄人,另一部分态度暧昧,表示等朝廷出台具体政策再说。

    元稹认为,境内的八大襄族,朝廷已经明确分权和组建部队的事,对于四个羁縻地区目前尚无明确政策,也难怪有些国王会犹疑观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