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18章 元稹心事

第118章 元稹心事

    第118章 元稹心事 (第3/3页)

    李德裕说:“德裕感谢元大人的厚爱,以后卑职如果能去符真路,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元大人。”

    李纯等人在吉阳待了两天就走了,船队开始向东北航行,踏上返途。李纯不喜欢走回头路,已经去过的地方就不再去了,命令船队直接开往流求岛。

    流求岛在元和八年被唐军收服,从此正式纳入唐朝的版图,朝廷在流求岛设置流州后,招徕汉人到流求岛垦荒,流求岛西部有大量的肥沃土地,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汉人到那里发展,当地僚越人也从原始社会进入了文明社会。

    李纯认为,既然有机会经过,就到这个年轻的行政区看看,视察一下这里的华襄两族融合情况。

    流州城位于乌溪入海口北岸,船队靠近码头后,流州刺史苗荣成赶忙上前施礼迎接。李纯带人入城后,发现流州城确实小了些,相当于内地一个县城的水平,毕竟发展时间比较短,人口和规模还没完全起来。

    李纯简单休息一番,第二天就召苗荣成询问流州的情况。

    苗荣成说:“禀陛下,流求岛面积比较大,大概相当于内地两三个州的面积,原本都是蛮荒之地,岛上的居民过着刀耕火种、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唐军拿下流求以后,从大陆招徕不少汉人过来垦荒,汉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很多平原地区的僚越人就模仿汉人的耕作方式,用粮食、猎物跟汉人交换物资,后面僚越人的生活水平也上来了。目前流州有人口约十四万,其中华襄各半,由于岛上还有一些荒地,大陆仍然持续有汉人过来垦荒,估计承载三十万人不成问题。”

    李纯道:“流求岛其实离大陆并不太远,可惜一直孤悬海外,到了元和八年才纳入朝廷的统治。经过八年的治理,这里的僚越人整体汉化水平如何,下步能否参加对南洋的征服治理?”

    苗荣成答道:“这些年虽然官府采取不少措施提高当地僚越人的发展水平,但由于毕竟开发较晚,只有西部平原地区的僚越人有一定程度的汉化,中东部山区的僚越人依然相对落后,让他们加入襄人部队去作战可以,参与夷人的治理,目前还不行,估计至少还要八年的教化和发展。”

    李纯道:“朝廷征服和治理夷人地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前期可以大陆的僚越人为主,先去南洋地区发展,流求这边能去多少去多少,不作硬性规定。”

    李纯跟苗荣成简单聊了一番,后面又待了两天,带着几个大臣到流州的周边走访一番,就启程继续北上。在北上的路上,李纯一行又在明州(今宁波)停靠了一下,一是补充水源物资,二是查看这里的港口情况。

    在朝廷的规划中,全国将重点建设六个港口,由北向南分别是沧州黄骅港、登州港、海州港、明州港、晋江港、番禺港。

    明州作为吴越道的东部门户,港口条件较好,发展海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吴越道甚至还规划了余杭到明州的铁路。

    李纯一行在明州待了两天,简单看了港口运行和当地的发展情况,就继续乘船往北行驶。船队经过长江口时,李纯要求继续北上,直达海州,在那里停泊两天,而后从淮河入海口溯淮河返回夏原。

    李纯一行到达海州后,重点察看铁路和港口的建设情况。夏原东部沿海一带良港较少,只有海州港条件较好,可以成为夏原东部海运的门户。

    除了夏海铁路,朝廷还规划了开封到徐州的铁路,这两条铁路修通以后,从夏原、兰州、长安等地的物资都可以从海州港进出。

    只见夏海铁路和海州港的建设如火如荼,大量的民工在不停的施工,铁路一直铺到港口,非常方便物资的衔接运输。

    通过大量的投资建设,海州城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工商业也发展起来,眼看将从一个普通州城发展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

    李纯一行在海州停留了两天,查看了几个重要地点,然后就乘船进入淮河入海口,溯淮河往夏原航行。

    六月初,李纯一行终于抵达夏原,结束了这次南巡活动,李纯刚回宫没多久,白居易就来觐见汇报教育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