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荆州,荆州! >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十二章:政治启蒙 (第3/3页)

历一一对照。他想起了吴家地主吴满囤的贪婪与残忍,想起了那些被沉重租税压弯了腰的佃农,想起了母亲病重时无钱医治的绝望……“扶助农工”、“平均地权”,这些原本抽象的口号,在他心中渐渐有了血肉,变成了具体而迫切的诉求。

    一天夜里,同队一个来自湖南、平时较为活跃的同学王启明(化名),悄悄塞给他一本薄薄的、封面粗糙的小册子,低声道:“文渊,看看这个,小心些。”

    谢文渊借着窗外微弱的月光,看清了封面上的字——《马列宣言》(早期节选本)。他的心猛地一跳,像捧着一块火炭。他偷偷藏好,在之后几次夜间站岗或难得的独处时间,如饥似渴地、带着一种隐秘的激动阅读起来。“一个幽灵,工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那犀利而充满力量的文字,那对旧世界毫不留情的批判,那对未来社会的宏伟构想,如同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彻底、更加激进的革命图景。虽然其中许多理论他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那种要打破一切不公正秩序的决绝气势,深深震撼了他。

    思想的激荡也带来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自幼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忠孝节义的思想根深蒂固。而如今接触到的革命理论,尤其是其中激烈的反封建、反传统的内容,有时会让他感到无所适从。父亲的形象在他心中是高大的,但父亲所维护的那个“君君臣臣”的旧秩序,却正是革命所要推翻的。这种精神上的撕扯,远比肉体上的疲惫更加磨人。

    他只能更加刻苦地学习、训练,用身体的极限劳累来暂时麻痹思想的纷乱。同时,他也更加珍惜那些夜深人静时,与徽墨、砚**处的时刻。磨墨的动作缓慢而专注,墨香袅袅中,他仿佛在与另一个时空的父亲对话,诉说着自己的困惑、挣扎与成长。他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那个只知诵读圣贤书的荆州少年了,长洲岛的政治启蒙,已经在他心中播下了再也无法熄灭的火种。这火种,既照亮了前路,也灼烤着他的灵魂,催促着他在这大时代的洪流中,尽快找到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方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