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征衣未解 (第2/3页)
“进来。”
原一排长已在棉湖牺牲,新任的一排长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愤懑和不平:“连长!补充来的新兵,素质太差了!大多是刚从田里拉来的壮丁,连枪都端不稳,队列都走不齐!这……这怎么打仗?还有,上面拨下来的给养,克扣得厉害,粮食不够,药品更是稀缺!弟兄们怨气很大!”
谢文渊沉默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这些问题,他何尝不知?革命队伍并非铁板一块,内部的倾轧、地方势力的敷衍、后勤的混乱,都在消耗着这支新生军队的元气。
“知道了。”他淡淡地回应,“新兵训练要抓紧,从最基础的教起。告诉他们,不想莫名其妙死在战场上,就给我往死里练!粮食的问题,我去营部想办法。你先回去,稳住弟兄们的情绪。”
一排长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看到谢文渊那疲惫却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敬了个礼,转身离开。
谢文渊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到门口。雨还在下,细密而冰冷。营地里,士兵们蜷缩在简陋的栖身之所,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发呆,有的围在一起,低声抱怨着恶劣的条件和匮乏的物资。一种无形的沮丧和迷茫,在营地中弥漫。
他知道,不能让这种情绪蔓延下去。身体的疲惫可以恢复,但士气的低落是致命的。他必须做点什么。
第二天,他没有先去营部争补给,而是召集了全连官兵,就站在泥泞的操场上。雨水打湿了他的军帽和肩膀,但他站得笔直。
“弟兄们!”他的声音透过雨幕,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知道大家很累,条件很苦,很多人心里有怨气!我也有!”
他坦诚的开场,让原本有些骚动的队伍安静了下来,士兵们都抬起头,望着他们的连长。
“我们离乡背井,流血牺牲,为了什么?”谢文渊的目光缓缓扫过队列,“不是为了当官发财,不是为了在这泥地里唉声叹气!是为了打倒像陈炯明这样欺压百姓的军阀!是为了让我们的父母姐妹,不再受欺压,能过上安生日子!”
他走到队列前面,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