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荆州,荆州! > 第二十六章:征衣未解

第二十六章:征衣未解

    第二十六章:征衣未解 (第1/3页)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潮汕平原在历经战火蹂躏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表面上的平静。陈炯明叛军主力被击溃,残部四散,革命政府的旗帜插上了潮州、汕头等主要城镇的城头。东征,这场以黄埔学生军为刀刃的军事行动,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然而,对于教导第一团,对于谢文渊和他的二连而言,这“胜利”二字,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部队并未如想象中那样凯旋回师,享受鲜花与掌声,而是奉命就地驻防,驻扎在潮州城外一片临时划定的区域,担负起清剿残敌、维持地方秩序、并随时准备应对反扑的重任。

    所谓的营地,不过是利用废弃的民房和匆忙搭建的草棚,条件极其简陋。连日阴雨,使得营地内泥泞不堪,空气中混杂着霉味、汗味和伤药的气息。疲惫,如同附骨之疽,侵蚀着每一个官兵的身体与神经。连续数月的高强度行军作战,巨大的伤亡损耗,让这支曾经意气风发的革命尖刀,也显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疲态。

    谢文渊将连部设在一间漏雨的祠堂偏房里。他坐在一张吱呀作响的破旧木桌前,就着摇曳的油灯光,仔细核对着一份刚刚送达的补充兵员名单和物资清单。他的脸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更加憔悴,眼窝深陷,下颌冒出了青黑的胡茬。左肩的旧伤在潮湿天气里隐隐作痛,但他握笔的手依旧稳定。

    名单上,又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他们将填补二连在棉湖、在河婆、在无数次小规模清剿战斗中留下的空缺。花名册上,被划掉的符号密密麻麻,触目惊心。赵铁柱、李阿仔、王栓柱、张大山、王小虎、孙福顺、陈小满……这些名字,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他的心底,沉甸甸的,几乎让他难以呼吸。

    他放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角那方紫石砚和半块徽墨上。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冰冷却仿佛带着父母的凝视,与花名册上那些牺牲战友的名字形成了无声的对话。家仇与国恨,个人的悲痛与集体的牺牲,在这寂静的夜里,如同潮水般反复冲击着他的心防。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沉重。

    “报告!” 门外传来值班排长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