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砥柱中流 (第2/3页)
布新的任命名单。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被念出,伴随着新的职务:营长、团长、师参谋……当念到“谢文渊”的名字时,谢文渊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原教导第一团一营二连连长谢文渊,” 参谋长的声音清晰传来,“作战勇敢,带兵有方,屡立战功。兹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一营营长!”
营长!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敲在谢文渊的心上。他感到一阵短暂的眩晕,周围投来的目光有祝贺,有羡慕,也有审视。从连长到营长,这不仅仅是军衔的提升,更是责任几何级数的增长。他要指挥的不再是一个连百余人,而是三个连、加上营部直属部队,近五百人!这意味着更多的性命将托付于他的决策之下。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立刻露出喜色,反而感到肩上的压力骤然增加了数倍。他想起了那些倒在淡水、惠州、棉湖、河婆的弟兄,赵铁柱、孙福顺、王栓柱……他们永远停留在士兵或班排长的位置上。这份晋升,仿佛是用他们的鲜血浇灌而成的。
“谢文渊!” 团长的目光锁定了他。
“到!”他猛地站起,挺直胸膛。
“你带的二连,是咱们团的尖刀!现在,把你这把尖刀,给我磨得更利,带出一个尖刀营来!能不能做到?”
“能!保证完成任务!” 谢文渊朗声回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知道,这不是询问,是命令,是期望,更是沉甸甸的担子。
会议结束后,他被新任的团长(原教导一团团长)和几位老上司叫住。团长看着他,语重心长:“文渊,知道你年轻,担子重。但现在是革命用人之际,我们看好你。一营是主力营,兵员、装备会优先补充,但问题也多,老兵油子、新兵蛋子混杂,就看你怎么带。记住,当营长,不光要勇,更要谋,要能凝聚人心!”
“卑职明白!定不负长官栽培!” 谢文渊郑重敬礼。
回到已是二团一营的驻地(原教导一团一营驻地调整),谢文渊站在营部门口,看着眼前这片比连队驻地广阔得多的营区,以及那些或好奇、或敬畏、或带着几分不服气看着他的新下属们——三个连长,营副,以及众多的排长、班长。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局面。
他没有急于召开会议下达指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