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官道坑洼:基建难题的现代解法 (第1/3页)
刚把乡绅闹事的烂摊子勉强压下去,风渡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桩更棘手的事缠上了——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官道,彻底没法走了。
这天一大早,城西乡的里正带着十几个村民,推着一辆散了架的独轮车,堵在了县衙门口。独轮车的轮子断了两根辐条,车斗里的粮食撒了一地,村民们一个个满身泥泞,脸上满是悲愤。
“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里正跪在地上,对着县衙大门连连磕头,“这官道烂得没法走了,昨天我带着乡亲们去县城交粮,走到半路,车轱辘陷进泥坑,粮食全洒了,好几个人还摔得鼻青脸肿!再这么下去,我们庄稼人的活路都要被断了!”
风渡墨赶紧让人把里正扶起来,跟着他去现场查看。刚出县城西城门,他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眼前的官道哪还像条路,坑坑洼洼得像被炮弹炸过一样,深的泥坑能没过脚踝,浅的也积着浑浊的雨水,车轮碾过的痕迹纵横交错,还有好几处路面直接塌陷,露出了下面的碎石子。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路况简直是“古代版烂路天花板”!搁现代,导航都得提示“前方路段施工,请绕道行驶”,放在明朝,这根本就是“此路不通,要命请进”!风渡墨这波接的不是活,是个烫手山芋啊!】
“风先生,您看看这路!”一个老农指着路面,眼泪都快下来了,“春天化雪的时候,这路泥泞得能粘掉鞋子;夏天下雨,到处都是水坑,一不小心就摔跟头;冬天结冰,滑得能把人摔成骨折!我们去县城卖个菜、交个粮,来回要多走两个时辰,稍微重点的东西根本运不出去!”
风渡墨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路面的泥土,又捡起一块松动的石头,眉头越皱越紧。这官道是前朝修的,距今已有上百年,这些年只做过几次简单的修补,根本经不起常年的车马碾压和风吹雨打。更要命的是,这条路是县城连接周边乡镇的唯一要道,不管是粮食运输、商贩往来,还是官府公文传递,都得走这条路,一旦断了,整个县域的民生和政务都得瘫痪。
回到县衙,风渡墨立刻召集吏员和乡绅开议事会。刚把修缮官道的想法说出来,就有人泼了冷水。
户房吏员面露难色:“风先生,修缮官道是好事,可咱们县财政空虚,去年的赋税刚够给官吏发俸禄和应付府衙的摊派,实在拿不出钱来啊!”
“没钱还可以想办法,可材料怎么办?”另一个乡绅说道,“修官道需要大量的石头、石灰、沙土,咱们县本地的采石场产量有限,石灰窑也得提前预定,要是等着凑齐材料,说不定得到明年开春了!”
还有人担心工期:“这路全长十几里,要是按老法子修,得征调几百个民夫,修上大半年,这期间路没法走,乡亲们的日子更难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是反对和担忧的声音。王大眼急得直跺脚:“你们别光说不行啊!这路总不能就这么烂下去吧?”
场面一度陷入僵局,风渡墨却没说话,只是在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他想起自己在现代做项目管理时,遇到类似的基建难题,都会先做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和“解决方案表”,把所有困难都列出来,再逐一找对策——说白了,就是用Excel的思路,先搭好框架,再填内容。
【作者插话:看到没!风渡墨这波是“职场技能跨时空迁移”!现代打工人做项目复盘的套路,直接搬来解决古代基建难题,这操作就像用PPT做汇报,不管内容是啥,先把框架搭漂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等众人安静下来,风渡墨把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