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官道通车:第一单“汉代外卖” (第1/3页)
锣鼓声从县城西城门一直传到三里外的官道尽头,红绸被剪刀剪断的瞬间,围观的百姓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风渡墨站在新修的官道中央,看着平整黝黑的三合土路面,又看了看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连日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这条修了三个多月的官道,终于通车了。
最激动的莫过于城西乡的里正,他拉着一辆装满粮食的独轮车,在路面上推来推去,笑得合不拢嘴:“风先生,您看这路!平得能当镜子,推着车走一点不费劲,比以前省了一半力气!”
几个赶马车的商贩更是直接赶着车在路面上跑了个来回,马蹄踏在三合土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没有半点颠簸。“这路修得太扎实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陷车、冬天打滑了!”商贩们纷纷赞叹。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就是古代版“基建狂魔”的胜利时刻!三个月前还是“炮弹坑”,三个月后变成“高速路”,风渡墨用Excel思路+现代建材知识,硬生生给大明修出了一条“网红公路”,这波操作必须给满分!】
通车仪式刚结束,百姓们就迫不及待地在新路上忙活起来。有挑着担子去县城卖菜的老农,有推着独轮车运货的商贩,还有成群结队去县城赶集的妇女儿童,原本冷清的官道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烟火气。
风渡墨和王大眼沿着官道散步,看着眼前的景象,王大眼感慨道:“风先生,您当初说修路能激活民生,我还不信,现在看来,您说得太对了!这路一修通,咱们县简直像换了个样子!”
“路通了,人流、物流才能通,经济才能活起来。”风渡墨笑着说,“就像咱们之前整理卷宗,把分类框架搭好,后续的内容才能有条不紊地填进去,这是一个道理。”
正说着,两人就看到官道旁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县城里开熟食铺的张老板,正忙着往几辆独轮车上装食盒。食盒上贴着红色的纸条,上面写着“张记熟食,县城直达村镇”的字样。
“张老板,你这是要干什么?”王大眼好奇地问道。
张老板擦了擦汗,笑着说:“风先生,王捕头,这不是官道修通了嘛!我想着,乡下的乡亲们平时难得吃到县城里的熟食,我就推出个‘送货上门’的服务,乡亲们提前预定,我每天中午用独轮车送到各个村镇,方便得很!”
“送货上门?”风渡墨眼睛一亮,这不就是现代的外卖吗?没想到在明朝,居然被一个熟食铺老板给琢磨出来了!
【作者插话:惊!明朝版外卖小哥上线!只能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风渡墨修好了路,张老板就解锁了新商业模式,这波属于是“基建带动消费升级”,放在现代也是妥妥的经济增长点!】
张老板点点头,指着车上的食盒说:“是啊!以前路不好走,我这熟食运到乡下,要么凉了,要么洒了,根本没法卖。现在这官道这么平整,我推着车一个时辰就能跑两个村镇,中午送过去还是热乎的!”
他拿起一个食盒打开,里面装着卤鸡腿、酱牛肉、凉拌小菜,香气扑鼻。“乡亲们只要前一天晚上到我铺子里预定,或者托进城的人带话,我第二天就准时送到村口,收一点点跑腿费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