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失其所乘 (第2/3页)
根本原因。”
他说着,朱笔一勾,这一次,勾出了一个“诛”字。
皇帝的权力,不是你鲍玄镜不认可,它就不存在。
须知此地是齐国!
天子以八柄驭群臣,第八曰“诛”,以驭其过。
但闻雷霆炸响,又见紫气东来。
至高权力具现为清晰的齐国文字,削瘦而“诛”。
此字从天而降,化作一柄绛紫色的天剑,势横中宫,锋开天灵。
鲍玄镜踏地而拔起,以废字钺格之,迎出铿锵声响:“不过如此!”
两道字符在空中交撞,光芒并不外泄,而是向内纠缠,竟然混成一颗颗混沌的星子。
这些悬飞不止、拥有恐怖破坏力的混沌星子,绕着鲍玄镜的神躯而环转。使得他在神辉的苍白中,亦有混沌的晦影。
他之所以能夺下这个“废”字,自是因为青石宫让渡了国家的权柄——亦不仅仅是青石宫,整个齐国从上到下,支持青石宫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场集体的权力幻觉里,青石宫在很多年前就占据塔尖。
他当然也明白,这朱笔圈出的两个字,就是齐天子对于这个夜晚的回应。
先“废”而后“诛”。
不止是对他。
往前有“废”而未“诛”者,今天姜述要以他鲍玄镜为前例。
他死,青石宫亦死!
东国的皇帝实在是傲慢,自视太高,把曾经企及超脱的存在,也拿作掌中任凭揉捏的棋子。
但那绛紫色的天剑,铺开的正是《至尊紫微中天典》里的帝王剑典,横竖为经纬,飞格切日月。
此剑有瓦解异质力量的能力,就连他至真至纯的白骨神力,也频频在剑光下动摇。
所幸他还有废字钺为倚仗,同样源出国柄的力量,消解了至高无上的帝权。
青石宫和得鹿宫的斗争早就开始,在他鲍玄镜这里,不过是最直接的一次碰撞。
“废”字钺未落下风!
至于剑术本身,双方都臻“世极”,一时难有高低。
“看来你已知道这一局的对手是谁——”
鲍玄镜幽幽地问:“你也等了他很久吧?”
他持废字钺与诛字剑交战,在东华殿堂厮杀如虚室白电,倏而折转,但永远都在四道庭柱中间,如在囚笼,难脱亦难进。
说话的同时他的眼睛灿光如镜,而后一片白茫茫——【神明镜】开,所视即神国,所照尽神土!
他不断地取回白骨权柄,亦不断地拔升力量,忽而回身一格,错住了剑锋!白骨神力所晕染的苍白雪质,顺着紫色的剑锋攀沿。
“真是期待啊!”
“我期待一个挑战者杀掉皇帝,也期待一个父亲杀掉儿子。”
“无论哪种结果,都可以让高高在上的审判者,也审视一次自己的人生。”
在诛字剑的挣扎中,鲍玄镜提钺推着剑锋走,向皇帝的方向压迫:“姜述!暴君!你永远是对的吗?!”
齐天子面无表情,提笔又是一横。
噼啪!
一道绛紫色的雷霆,毫无征兆地劈到了鲍玄镜身上。
满殿的混沌星子都抽散。
无论他怎么遁逃,躲避,格挡,雷霆成鞭,像是命中注定,击破时空的阻隔,一下将他抽翻在大殿!
货真价实的现世阳神尊躯,在地砖上徒劳地抽搐。紫色的电芒如小蛇,窜游在他的七窍。
鲍玄镜翻身欲起。
噼啪!
又是一记雷鞭,将他抽回地面。
抽得他皮开肉绽,神力溃散。
他以神明之镜,察照人间,遍无所漏,却根本找不到脱身的那一线机会……普天之下,无路可走。
“你逼死了重玄浮图,逼死了姜无弃,逼走了姜望,逼退了李正书,今天还要逼迫我!”
他不断地嘶声。
也只能在一次次徒劳的挣扎中,眼睁睁看着这具神躯走向崩溃——
苍白的神力如月霜泻地,齐天子不仅削夺他的官职、爵位、权柄,还要削夺他的力量!
这才叫“名实之属,一体削夺”,至高无上的权柄。
这种对于力量的瓦解和剥夺,所造成的痛苦,更胜于凌迟。
鲍玄镜却一次次挣扎着跃起,不断地变幻方向,想要以此牵引出本不存在的漏洞来。
“戳到你的痛处了吗,姜述?”
“你这种独夫,永远给自己选择,却不给别人机会。永远要别人证明自己,却不知臣心也有一杆秤!”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离开你,你从来没有想过。”
“住在深宫里,你从来不觉得冷吗?这暖阁地龙,就能把你焐热吗?”
“口口声声君恩,一句句对错——那你告诉我,设若你是我,如今还能怎么做?!”
“姜望永远不会原谅我,你终究还是会在这间东华阁里做选择。”
他艰难地扑灭身上紫电,止住神躯的抽搐,握紧废字钺而高高跃起:“我不做今夜的刀,就连出鞘的机会都没有。而你只会说一句叛逆!”
“我做的一切都是你逼我的!”
噼啪!
又一记雷鞭将他抽回地面,也第一次抽出了骨裂的响。
咔咔咔咔——
其声冗长,如同万古冰川开裂。
皇帝的声音也随着这紫微诛雷的暴耀,而愈发威严高远:“朕给你的体面,就是时间。至于怎么做,那是你的事情。”
鲍玄镜披头散发:“我唯一的错就是不该选择齐国,选了你这么个昏聩暴君!我生而为人的功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被奉为座上宾。任何一个贤明天子,都会选择保护我!”
啪!
他的神躯被彻底抽碎了,碎成了一道光。
苍白的霜光之中,洇出一缕血色。
就在那御案之前,不到两步的距离,有一滩血泊。
朔方伯的确血溅五步了,但没有一滴是天子的。
就在此时有潮声响。
哗啦啦是海浪的声音。
悠长,寂寞,仿佛会永远持续——前浪已经消逝,后浪永追永不及,来不及叹息,也作为前浪逝去。
长案后的大齐天子,一时悬笔,看向镇海台的方向。
哗哗哗!
再看御案之前,哪里是血泊?
分明一片血海!
浩荡的血色的奔流,像一支肆意涂抹的朱笔,把写满了黑字的奏章涂得一团乱糟……只剩触目惊心的红!
血腥的气味是如此粘稠,像是鲜血直接灌进了鼻孔。
眼睛丝丝麻麻,有针扎一样的痛。
空间在这时候是矛盾的——
东华阁不算广阔,摆了太多的书,反倒是有些局促的。可御案前的那一片血海,分明广袤无边!
当皇帝的视线投注于此,粘稠的血海也泛起一层层的涟漪,像是人身不断泛起的鸡皮疙瘩。
这是霸国天子的威迫。
人观血海,如视缸中水景。
这片血海好像也因为他的注视而诞生,因为他的注视而存在。
血海呼啸未止,随着视线的推移,在无边血色正中央,有一座越来越近,也越来越高大的山——
尸体堆成的山。
千奇百怪的死状,来自不同种族不同样子的尸体,就那么一层层的堆迭着,垒成了如此雄壮的山峦。
下可连海,上已接天。
视线往上,山也高拔。
猎猎天风,穿行尸山之隙,发出尖锐爆鸣。在那仿佛直抵苍穹尽头的尸山绝巅,赫然屹立着一张白骨神座!
一副小小的纤细的骨架,就在白骨神座上堆迭着,不知在此风化了多少年。
然后咔咔,咔咔,骨架动了起来,最后摆成一个端坐的姿势,定在了那里。
“忘川之底,黄泉之渊!”
垒成尸山的尸体尽数开口,无边血海之中,也冒起一个个血泡,装载着幽魂高声。
“尊神归世,烛照人间!”
在幽冥世界,一具具骨头架子爬了起来,对天而拜。在鲍氏族地,在朔方伯府,在临淄许多的地方……一个个平时举止正常的人,忽然虔诚颂神。
密密麻麻的颂声,似窸窸窣窣的虫鸣。
那神座之上的骷髅,一点一点,回复了鲍玄镜的面容。
游历于人间的鲍玄镜,这一刻真正回归了他的白骨神座。
若不是身在东华阁,若不是有姜述面对面的压制,在他回归神座的一瞬间,整个三百里临淄城,都会沦为他的神域,城里的所有百姓,都会变成他的白骨信徒。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通过有限的联系,接引有限的信徒,还没来得及对临淄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这一张白骨神座,就是鲍玄镜关于白骨神道的全部理解——从凡夫血气可破的毛神,直通幽冥世界无所不能的幽冥神祇。
亦是他降生现世之前,为自己将来所准备的、登顶现世神祇的最核心资粮。真正的白骨神权!
他一度搁置,放弃,想要走更强的路,追寻更多的可能。
如今再回首,由神至人再至神,感受大不同。
“悯众生而见五恶,转千劫而历浊世,我已知天地,天地知生死。”
在白骨神座之上,响起登圣者的宏声:“死生,白骨之道也!”
此刻他为现世阳神,更为神圣者。
他想他对前路有更深的认知,未尝不能走出一条,有别青穹神尊的路,真正开创神道全新的可能。
永恒天宫,未必不能再现。
可是他也听到潮声。
不是血海的粘稠海浪,而是更广阔、更悠远、更包容的海潮声……东海的声音!
茫茫东海,碧波之上。
大齐近海总督叶恨水,官服着身,引着近海总督府一众文臣,在近海军督祁问的护卫下,驾船行波。
其于海浪咆哮之地,风云汇聚之眼,展出青词一封,以焰焚之,耀燃于高空。
“维大齐元凤七十九年,仲夏之朔,近海总督臣叶恨水,谨率总督府文武、近海军民,以明烛醴酒,玄玉文帛,昭告于浩渺沧溟之主,高阳上圣海神娘娘座前——
伏以:
乾元资始,坤德承载。混茫既判,水府攸司。
臣等仰观天象,俯察海波,知娘娘慈光普照,神威静镇。
千里帆樯,赖神辉而静渡;万顷碧涛,沐圣泽以咸宁。
今臣等奉天子明命,守此海疆。
常怀履薄之心,夙夜匪懈;敢忘临深之戒,寝馈难安。
幸赖神恩浩荡,使鲸波暂偃,蜃气潜消。
商舶渔舟,得通八方之利;煮海熬波,能充诸府之藏。
谨以丹诚,上达天听。
伏愿:
慈航永驻,慧光长明。
布甘霖以润八荒,敕风伯而绥四境。驱恶鳞于渊底,抚灵魄于人间。
皇图与碧水同在,圣德共潮声并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