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368船引

1368船引

    1368船引 (第1/3页)

    时间一晃眼就是一个月,四九城已经入冬,虽然还没有飘下鹅毛大雪,但见天的温度不断往下掉,许多人都穿上了棉衣御寒。

    魏广德早就回到内阁办差,毕竟大军已经派出去了,剩下就是看几个领兵大将的临场发挥。

    战场瞬息万变,京城再想需要控制指挥已经不现实。

    “善贷,红土堡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魏广德刚票拟好一份奏疏,张居正已经迈步进来,问道。

    “叔大兄,来,请坐。”

    魏广德急忙起身迎上去,请张居正坐下。

    “这都一个多月过去了,辽东和蓟镇都没有消息送来,我急啊。

    你应该也知道了吧,外面市井已经开始流传各种消息了。”

    张居正坐下,开口就说道。

    “虽然消息满天飞,但至少京城并没有惊慌,大家还是各司其职,各顾各的生活。”

    魏广德乐和和说道。

    京城里乱传的消息,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京城的百姓,似乎也不再担心蒙古人会打进长城来。

    一是大家都知道,蒙古人的王,也就是俺答汗是受了册封的顺义王,只要没有传出顺义王造反的消息,老百姓似乎就不担心蒙古人会威胁京城的安危。

    至于第二嘛,自然是战火似乎在辽东,离着京城远得很,自然就更不用担心了。

    如果是在蓟镇甚至宣府打起来的,怕是附近那些富户早就坐着马车、牛车奔城里来避难来了。

    现在没看到有难民,自然就说明不在京城附近,也就不需要紧张害怕了。

    只不过毕竟是和蒙古人打仗,一开始大家不当一回事儿,可时间过去半个月以后,迟迟没有战报送来,市井流言不可避免还是多了起来。

    “没消息其实也是好消息,真要是前线不利,那早就有人送战报回来了。”

    魏广德不以为意说道。

    开玩笑,他现在算是手上精锐尽出,这次的仗要是真打败了,他魏阁老的位置怕是都要摇晃。

    马芳、戚继光的组合,还有董一元,可不是他手上能打出的底牌吗?

    真的再调援兵的话,也只有万里之外的李成梁和俞大猷两个能打的了。

    不说能不能召回来,怕是等他们回来,京城保卫战都不知道开打多久了。

    魏广德有信心,张居正其实也有一定把握,不过流言听多了,所以今天想起,干脆就直接过来问问情况。

    “我估计现在红土堡那里已经开打了,战报应该很快就会送回。”

    魏广德笑道,“半月前马芳和董一元都先后送回过一份战报,因为他们距离红土堡已经不远,包围圈算是已经完成了。”

    “那你给我交个底,把握大不大?”

    张居正开口问道。

    正这档口,芦布端着茶水进来,魏广德就没直接回答。

    等他出去后才说道:“如果最先交战的是董一元部,六成胜率。”

    魏广德略微低头思考后又说道:“如果是马芳部,七八成胜率还是有的。

    但如果最早接战的是戚继光部,十成不敢说,九成还是有的。”

    兵部对此战的布局,早就用机密文书发往三军,三个方向同时向红土堡进军。

    这其中必然涉及到一部会先于黄台吉交战,或者率先推进到红土堡城下。

    这样的交战,如果是戚继光的重火器部队,自然胜率极大,火器足够重创蒙古人,甚至轰开城墙。

    别以为戚继光的车营就只带佛朗机炮,实际上也有将军炮,也就是提前版红夷大炮。

    这东西砸城墙的威力还是很大的,比佛朗机炮大得多。

    而且,现在明军明显从冷兵器部队向热兵器部队改变,戚继光无疑是使用火器的佼佼者。

    董一元和马芳,多少还是没法和戚继光相比的。

    “任何一部只要粘住他们,其他方向两军就会扑上去,除了北逃断无其他办法。

    这是什么时候,辽东那边怕早就下雪了,往北走,冻都不知到冻死多少人。”

    魏广德笑道。

    “如此就好,我也可以安心。

    对了,要是兵部有消息送来,若是夜里,也安排人给我府上递话。”

    张居正开口说道。

    “好。”

    魏广德一口就答应下来。

    还是那话,夜禁只针对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