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分裂的印度 (第3/3页)
。
要说没钱,可六部五寺其实多少都有小库房,存着不少银钱,就是人家不愿意交出来。
地方上也是如此,赋税解京,但地方加派的杂税可都在各地府库里。
搜拢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可国朝建立之初就是这样,定下来再改可就难了。
反正最后压力都给到户部头上,谁叫他才是名义上大明的财政中枢。
也难怪魏广德会想着收回财税大权,这能把这些银子收拢,朝廷也不会面临财政不足的困境。
这会儿朝廷在赶着分钱,地方个州府何尝不是如此。
一年的结余,最后一个月就要全部支应出去。
至于到底进谁的口袋,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民间流传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已经诠释了这笔银子的去处。
张学颜留在首辅值房,准备起草奏疏,向常盈库借银子,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兵部大可不接招,兵科直接就驳回了。
魏广德刚回值房,门口芦布小声说道:“兵部曾侍郎在里面。”
“知道了。”
魏广德答应一句,进门就冲曾省吾拱手笑道:“三省兄久等了,适才首辅那边有事儿,叫过去商量去了。”
曾省吾起身回礼,寒暄后坐下,曾省吾掏出一份文书递过去,嘴里说道:“缅甸六百里加急,使团已经返回勃固,预备休整三日启程来大明。
算算时间,现在船队应该已经到了旧港才是。”
缅甸的快报传递到京城许多大半个月,船队肯定早就完成休整离开了。
魏广德接过文书翻看,前面还好,各国对大明使团抵达都很欢迎,贸易进行的也不错,殷正茂不仅精通兵事、政务,还非常懂理财之道,其实是万历朝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官员。
看了殷正茂做的航行计划,先在旧港休息,然后启程前往吕宋,最后再到大明。
这就是提前几个月给朝廷通气,让朝廷早做打算。
当然,趁机也让他们感受到大明在东亚地区的强势,海外领地之多,也让他们见识见识。
“各国使团这份资料,兵部抄录一份给礼部,让他们有个准备。”
上面不仅有各国使团数量、名称,还有使团人数等详细信息。
至于上面记录的那些国名,魏广德大部分都不认识,只有一些连蒙带猜能够估摸个大概。
好在,奏报后面还附了一张西洋与国简图,这也是殷正茂专门做的。
这次西洋之行发现,早先郑和时代所画地图国家,早就不复存在,或已经改朝换代,变化非常大。
“咦”
魏广德对文字看得简略,但是看到那副简图后明显就惊讶万分。
后世的国人都以为此时的印度应该就是莫卧儿王国的地盘,可看到殷正茂画的地图他完全愣住了。
此时的印度,就但看地图所示,莫卧儿王国算个屁,不过就是占据印度北方部分的一个大国,而在南面居然同时存在几个王国。
好吧,或许因为国人对这段历史完全的无知,都是用印度这个名词表示,所以大家似乎都以为那里很早就完成统一。
但这会儿,魏广德看到殷正茂所画地图才能确定,大明的西面,根本不存在什么强大的王国势力。
不过就算如此,魏广德也没打算这个时候从缅甸向西推进。
当下大明的制度,已经没有继续扩张的能力。
继续做下去,怕是不仅不能扩大华夏的地盘,反而会加速大明朝廷的崩溃。
实在是没钱,不对明朝财税体制动大手术,根本不能支撑大的战事。
不调整中央集权模式,这些海外领地也很难控制,因为遇事上报京城内,等到京城的答复,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从地图看,现在缅甸西面只剩下榜昌刺和大古刺两个国家,再往西就是莫卧儿王国了。
魏广德不知道,也即是前年的时候,莫卧儿王国刚刚征服了孟加拉苏丹国,第一次取得出海口。
实际上在此以前,莫卧儿王国都是一个内陆国家。
当然,也是因此,才让殷正茂这次也带回了莫卧儿王国的使团到大明。
这,或许也是这两个亚洲大国第一次正式的官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