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416酒鬼?

1416酒鬼?

    1416酒鬼? (第3/3页)

    张居正进了慈庆宫,自然会全力劝阻李太后。

    开玩笑,万历皇帝的帝位说隆庆皇帝定下的,先不说李太后有没有这个权利,真要做了,外朝怕都未必买账。

    或许,借机敲打、教育皇帝才是他们的目的。

    毕竟皇帝很快要大婚,大婚后算成年,可以逐渐接手国政了。

    至于下罪己诏,张居正更不会认可,大明还没亡,下什么罪己诏。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两次下罪己诏,第一次是万历二十六年,因为刚修好的三大殿被焚。

    嘉靖四十一年的大火,到了万历初年才好不容易凑齐重建三大殿的木料,才十多年就又被火烧了,下罪己诏也符合这个时候人们的意识形态。

    至于第二次,自然是辽东兵败。

    其实一开始万历皇帝是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打回来就是了。

    可是百官把责任都归咎于万历皇帝怠政,由此也是朝议汹汹,最后没办法万历皇帝只好再下罪己诏。

    只不过,历史已经些许改变,万历末年辽东未必还能掀起惊天巨浪,但万历二十六年的大火,大概率还是躲不过的。

    张居正回内阁的时候,三位阁臣都已经出宫回去了。

    他也只能会值房收拾一下,这才出了皇城。

    今天这事儿,是真把小皇帝吓坏了,也把张居正吓坏了。

    为此,他离宫前,还让人给冯保带话,让他晚上有空就去他家里坐坐。

    太后权利再大,也没到可以另立新君的程度吧。

    李太后面前他不敢说,也只能私底下和冯保说说,遇到类似情况还得他帮着转圜,可千万不能再闹出这样的事儿了。

    魏广德回到府中,其实也在等着消息。

    虽然慈宁宫找张居正过去,可魏广德也好奇的很,到底宫里是出了什么事儿。

    他也让人给陈矩带话,帮忙查查这个事儿。

    现在陈矩在宫里算是混出头来了,已经没有留在皇帝身边做随侍太监,司礼监的差事儿也没了,冯保让他去了尚宝监做掌印太监。

    尚宝监虽然排名中间,但再怎么说陈矩也成为宫里的大太监之一。

    当然,冯保这么安排也没什么好心,里面存着私心呢。

    陈矩和魏广德关系亲近,冯保可不希望皇帝身边有他的存在。

    发配也不合适,毕竟陈矩的干爹当初在宫里关系处的也不错,大家都还记着他的好。

    就连隆庆年间跋扈的腾祥、孟冲这些,也都对陈矩不错。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陈矩安排个好差事,升升职。

    之前陈矩就兼过司设监少监,掌管皇帝身边的卥簿、仪仗等,所以升职也就只能是掌印太监了。

    刚好有尚宝监太监退休出宫,腾出位置来,冯保就向两宫太后讨封,让陈矩去了尚宝监。

    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等,也算是个重要的地方。

    陈矩跟在小皇帝身边时间不短,做事勤勉,也得到两宫太后认可,所以让他顺利成为大明内廷最年轻的总管太监之一。

    此时的陈矩,也不过才四十一岁,长魏广德一岁。

    宫里的消息,想来是封锁不了的,即便是在慈宁宫里发生的事儿,到晚上的时候也被陈矩打听了个一清二楚。

    写了条子,安排亲信给魏广德送了过去。

    条子里虽然对当时大殿里,皇帝、太后和张居正的对话语焉不详,但是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通过偷听到的只言片语,也能大致推测出整件事的过程来。

    魏广德看完后只是微微皱眉,感觉李太后有点太强势了。

    当然,小皇帝耍酒疯这个情况,他以前也没注意到,朱翊钧居然还有这个习惯。

    魏广德想了片刻,最后还是觉得李太后担心小皇帝成为一个暴虐之君怕是多虑了。

    不管怎么说,朱翊钧都是文官精心培养出来的,虽然个性或许因为魏广德的影响,比之以前更强,但并没有他祖父嘉靖皇帝那么冷酷无情,动辄打杀大臣,而是相对温和。

    这,也是儒家思想教育出来的结果。

    回头还得让陈矩打听清楚,陛下是否真成了酒鬼,有了酒瘾。

    魏广德心里想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