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各方准备 (第3/3页)
已经残旧不堪用,所以马芳在时就不断向兵部讨要新铸造的百出佛郎机。
不过兵部却拿不出马芳索要的火器,而现在麻贵接任宣府总兵官后,也是按照马芳的规划,希望两支骑营都能大量装备这种火器,而不是用三眼铳代替。
是的,百出佛郎机不能使用后,火器手只得换装三眼铳,这东西兵部倒是送了不少来,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能使用。
打完火器可以当铁锤作战,确实很是实用。
此时张科就在盘算北地各镇,还有那些镇能够抽调出兵马。
只不过算来算去,似乎都找不到优质的兵源。
南军目前看来是放心的,陆战主力是南海水师的陆师和浙江紧急召集的浙兵营,这营兵马都是按照戚家军的方式训练出来,以火器和鸳鸯阵对敌,足有八千人之多。
在石见南线,还能获得水师助战,只是对上毛利家那点残兵败将,自然底气十足。
“难道真要调狼兵参战?”
此时,张科脑海里出现了那支他曾经指挥过,作战骁勇但是军纪不强的土兵。
说实话,如果只看大明卫所兵的话,狼兵无疑是重要战力。
但是在看过这些年各镇编练的新兵后,张科其实对狼兵的重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实在是差的太远,除非编入军队中,从临时招募的雇佣兵变成长期成建制训练的营兵。
思考片刻后,张科终于还是做出决定,立即在广西招募三千狼兵,补充北线军团,作为和倭国军队近战的主要武装力量。
据锦衣卫情报,石见地区是丘陵地形,山势起伏,或许这些善于山地作战的狼兵能够起到奇效。
至于后世名声更响亮的白杆兵,此时还未真正出现。
白杆兵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十多年后,大明西南播州土司造反。
朝廷征调湖广、四川、贵州等地兵马和土司招募的土兵围剿播州杨应龙叛乱,四川石柱马千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女将秦良玉的丈夫,招募族中壮丁组建了白杆兵。
他们采用白蜡木制作长矛,利用当地土家族的攀爬技巧训练。
白杆兵首次投入实战,凭借长矛和铁环组成的“蜈蚣梯“成功攻上90丈高的悬崖,缴获大量盔甲装备,此役也让白杆兵名声大噪。
当白杆兵传到秦良玉手中后,因为在辽东战绩,不仅让白杆兵之名广为流传,更是让秦良玉成为明史中唯一的女将,单独立传。
所以此时张科首先想到的,不是根本就不存在的白杆兵,而是更广为人知的狼兵。
做了决定,张科马上叫来官员,把差事安排下去。
一方面向广西发文召集三千狼兵,一边写公文上报朝廷。
魏广德是在第二日才看到兵部文书,知道张科因为昨天的纸条,增调了三千狼兵助战。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就算打满全场,满打满算也不过多支出十万两银子而已。
在以前,这是一笔天大的开销,可现在自然算不得多。
朝廷上下开始为赈济山西忙碌,兵部则一直为大军东征做着各项准备,而此时长芦盐场,巡盐御史曹一夔放下手中毛笔,静静看着面前刚刚完成的盐政九事奏疏。
成为巡盐御史,曹一夔经过多年了解,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大明盐政存在的各种问题。
他想要逐步改变当下盐政之中的弊政,逐渐完善一条更加有利于天下的盐政。
此时明朝盐政已经经历数次变革,和明初相比大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余盐,过去所有盐户出盐皆卖给各大盐场,然后配给到后来直接以盐引发卖给盐商。
但是现在盐户出产食盐已经不再卖给盐场,而是直接卖给盐商。
盐商凭借盐引运输、销售食盐,而盐场每年收取盐商固定盐税,这让大明朝廷对盐业的掌控越来越弱,盐税收入看似比之以前增加不少,但实际上庞大的盐税也只能收取很少一部分。
因为盐商相互之间勾接,官盐私盐混杂,压低出盐量而逃税。
在曹一夔看来,官买盐再发售给盐商,才能杜绝这种偷逃税的行为,这就是他条陈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