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无缝衔接的官场黑话 (第3/3页)
好在哥廷根图书馆藏着拿破仑卫队长情妇的洗衣账单。”
宪兵上校的皮靴声在门厅第七块地砖处突然停驻:“下周审讯委员会将重启审讯程序,不过您知道的,集体表决就像圣彼得堡的天气……”
“我当然能够理解。”亚瑟轻松写意的站起身,鹿皮手套抚过镶铜门把,他摘下帽子向老朋友道别:“不过我书房那支温度计的水银柱,今早突然降到了彼得大帝加冕日的平均温度,我觉得这是个好兆头。”
当最后一声靴跟叩击消失在走廊尽头,舒宾斯基站在门前向外看了一眼,他扭过头却发现壁炉里的灰烬突然迸出颗火星,在沙皇胡须上灼出个针眼大的黑洞。
……
莫斯科警察总署的铸铁大门在暮色中渗出胆汁般的幽光,布莱克威尔数着第十二次从门缝溢出的咳嗽声,亚瑟的银柄手杖终于叩响花岗岩台阶。
亚瑟钻进马车,拍打着大氅上的冰晶,紫貂皮毛间还沾着办公室的松脂味。
“伦敦的雨下到莫斯科了。”布莱克威尔隐晦的提醒了一句。
天鹅绒窗帘落下的瞬间,秘书已从波斯毛毯暗格里取出了一份崭新的文件:“15号来的密件,外交部那边,帕麦斯顿子爵对您的计划没有赞成但也没有反对,他只是强调了他已授权俄国使馆便宜行事。”
“不赞成也不反对?便宜行事?”车轮缓缓转动,亚瑟点燃烟斗,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呵!看来咱们亲爱的帕姆不想担责任可以明说,他明知道我们已经动起来了,现在还把话说的这么暧昧,这反倒显得下作了。要不是看在达拉莫伯爵的份上,我才不帮他这个外交大臣收拾这个烂摊子呢。”
“据我所知,这好像并不是不想担责任那么简单。”自从先前被亚瑟训诫了以后,布莱克威尔痛定思痛,就连干活也上心了不少:“您应该知道,有相当数量的英国商人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经商吧?”
“毕竟是黎凡特公司的所在地,这点并不稀奇。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不列颠的商人,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确实是惯例,但问题在于他们人数众多、势力强大。为了维护在奥斯曼的庞大利益,他们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咱们对奥斯曼进行政治干预。先前外交部对俄国的退让态度以及戴维·厄克特爵士对帕麦斯顿子爵的指责貌似激起了这群商人的对抗情绪,最近几个月他们加大了对《布莱克伍德》和《爱丁堡评论》的资助力度,所以您知道的,如果给戴维爵士泼脏水的事情漏了,最后可能没办法好好收场。”
如果放在两年前,亚瑟说不准还真会怕了这群人,但是现在,想要靠嚼舌根让一个心脏穿孔的老条子让步,那是不可能的。
“我还真不知道帕麦斯顿子爵在新闻媒体的面前居然会表现的如此脆弱。当年那个在彼得卢惨案发生后,依然毫不犹豫的参与制订六条特种法律,禁止言论、集会和出版自由的军务大臣哪里去了?莫不是换了个职位,于是他也换了副面孔?”
“如果只有新闻媒体,或许事情还不会这么严重。”布莱克威尔掏出手帕擦了擦头顶的汗珠:“但是您也知道,外交部的实权派里也有很多亲土人士存在。庞森比勋爵和约翰·麦克尼尔爵士,虽然觉得戴维爵士的行为过于冒进,但是也都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探索。至于斯特拉福德·坎宁爵士,他私下里在为戴维爵士的行动叫好。”
“小坎宁在为戴维爵士的行动叫好?”
亚瑟略一琢磨,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估计还在记恨沙皇吧?毕竟身为驻俄大使,在彼得堡待了两个月却连沙皇长什么样都没见到。英国外交官遭到如此羞辱的案例,在历史上确实不多见。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他先前是说过不少俄国的坏话,但是全欧洲没被他说过坏话的国家确实不多。而沙皇的做法也确实有些不体面了。您瞧奥斯曼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明显就比尼古拉一世大度得多。我记得前两年小坎宁还在痛骂奥斯曼是个野蛮的国家,结果如今都蒙受苏丹的感化,变成亲土派人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