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读圣贤书,行圣贤道 (第3/3页)
张君闻言,当即反驳。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区区蛮族,焉配与我雍人混为一谈!”
前一句还算在理,后一句则带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了。
当然,也不纯粹是个人情绪。
而是他这一脉传承的共性。
其性之烈,甚至远超武人。
楚君闻言没有直接反驳,只是淡淡提醒道。
“张君莫不是忘了楚某乃是楚人?”
楚,昔隔绝于中原诸侯,蛮夷也。
一语既出,张君顿时语塞。
真要论起来,除中原数州之地,余下吴、越、楚……甚至包括当今大雍起家的雍凉之地也算是昔日蛮夷。
可现在谁还会追本溯源,岂不是脑子有病?
更何况或因战乱、或因天灾、或因其他诸多因素,导致历代大规模迁徙,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哪里还区分得清楚?
见张君愕然沉默,略显窘态,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楚君失笑一声,随后才道。
“没错,君上眼下正是要主动促成这一进程!”
“快则数代,慢则十数代,那茫茫草原便亦会如昔日吴楚等地一般,彻底化归我大雍所有!”
“草原之民,亦为我大雍之民!”
“地无分内外,人无分你我!如你我皆同!”
楚君这话说时,一改往日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模样,竟现出几分与王君类同的狂热。
“张君!王君说得不错!”
“君上文韬武略,皆天纵奇才!雄才大略,更是远胜历代明主!”
“屈身君上这等雄主为臣,此我等文士毕生之幸!”
一番慷慨陈词,顿时让一旁早已按捺不住的王君热血沸腾。
“说的好!”
“此生得幸蒙此明主!我等当共勉之!”
而这时,明显已经被说动了的张君,却依旧有些迟疑。
“可……可若是出了差错——”
若是出了差错,那可就是一场浩劫!
对此,楚君一挥衣袖,断然道。
“没有差错!就算有错,也非君上定策之过,乃是我等文吏之过!”
说着,忽然起身面向北方,半是呢喃半是坚定道。
“楚某已经决定了,待北迁一事顺畅成型,楚某会向君上请命,北上草原教化蛮民!”
“教他们学我雍人之语,识我雍人之字!”
“教他们蓄发易服,敬祖尊老!”
“穷此数代之功,必有所成!”
不得不承认,这一刻的楚君浑身散发的光芒,就连早已引为挚友的张、王二人也有些被其光芒所摄。
两人在沉默了一阵后,终是忍不住劝道。
“楚君何必如此决绝?”
“草原苦寒远胜幽州,蛮族又是野性未驯,万一出了事……”
说着,王君更是坦言直白道。
“是啊,咱们好不容易在这里扎下根基,未来可期。”
“这般轻易舍弃,岂不可惜?”
与后来北上人的相比,他们这些昔日不惜从神都北上的人来得早,也吃了不少苦。
故而占些便宜,也是理所应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而如今楚君竟是要毅然舍弃这一切,这如何不令人惋惜?
只是面对两位好友的劝阻,楚君却是洒脱一笑。
“若为富贵故,楚某又何必不远万里选择北上?”
二人闻言,一阵愕然。
这才反应过来,楚君家中豪富一方,只是商贾之道,地位不显。
选择汲汲于官场,谋得神都一小吏,所求者也不过是地位上的提升罢了。
后来舍弃神都一切,毅然北上,据说家里很是闹腾了一番。
见二人一脸古怪地看着自己,楚君哈哈一笑。
“我等读圣贤书,自当行圣贤道!”
“今日楚某得窥圣贤之道,欲要为之践行,尔等当恭祝楚某才是!”
说着,广袖一舞。
“更何况楚某可是听说了,那草原广袤风物也有别样风采,楚某早年闻之,便心生向往,如今也算是求仁得仁,两相兼顾,得偿所愿了。”
见楚君心意已定,二人终究是没有再多说什么。
反倒是为其情绪所感染,一咬牙猛地起身道。
“如此能够践行圣贤之道的大好机会,怎可让楚君一人独享?”
“我等同往便是!”
听闻这话的楚君一阵怔愣,随即失笑着反过来劝慰道。
“你们就算了。”
见两人面露不满,“楚君瞧不起我俩?”
楚君赶忙摆手。
“非也,非也,只是你们二人都有家室,不似楚某孑然一身。”
说着,见没能说动二人,无奈之下只能搬出韩绍。
“君上不是说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楚某去草原,只是因为楚某的道在草原罢了。”
“而于二位贤兄而言,能够在君上身边替君上排忧解难,岂不同样是践行那圣贤之道?”
这话一出,王、张二人尚未开口,却忽听一声击掌。
三人慌忙行礼。
“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