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24章 波尔多的香槟

第124章 波尔多的香槟

    第124章 波尔多的香槟 (第1/3页)

    事实上此时向突尼斯借款最多的国家就是法国,确切地说是法兰西第二帝国。

    在奥地利帝国主导的新维也纳体系之下法国被限制的死死的,哪怕是到了美洲和非洲也只能和英国、奥地利这样的强国硬拼。

    而半个地球之外的亚洲对于此时的法国来说实在太过勉强,拿破仑三世很容易就将目标转向了隔海相望的突尼斯。

    一方面由于奥马尔公爵领的存在,突尼斯始终受到来自邻居的威胁,法兰西第二帝国也视其为叛军,共同的敌人让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

    另一方面法国的资本也希望对外扩张,没有任何背景的突尼斯自然就成了一个极佳的输出对象,毕竟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拿破仑三世个人很吃“崇拜拿破仑”这一套,埃哈迈德声称自己崇拜拿破仑,向往法国的文明世界。

    这让路易·拿破仑感到很自豪,埃哈迈德也就理所应当地收获了更多善意。

    然而在奥地利和英国达成协议之后,突尼斯会被迅速瓜分,英奥两国的债务自然会被各自建立的保护国承担,但法国的债务也就成了皮球了。

    不会有人想要主动承担债务的,除非法国人拿出足够的筹码,又或者付出足够的代价。

    最可怕的是路易·拿破仑即便发现他也无力阻止,法国帮助突尼斯平叛的代价并不低,还不一定能成功。

    万一奥地利帝国是在借此机会钓鱼,那么法国的损失还会更大。

    弗兰茨的计划一旦成型,法国就只能吃了这个闷亏。

    不过此时拿破仑三世还并未意识到危险的临近,他还在为和英国人谈成了一笔大生意而沾沾自喜。

    事实上英国的订单确实不小,毕竟他们不可能完全信任奥地利帝国。此外英国人也需要交好法国人,因为英国人需要盟友。

    英国与奥地利帝国之间协议的脆弱到让人觉得随时破裂都不奇怪。

    至于英国人为啥不把订单全部交给自己的工厂来缓解经济危机?

    这只能说是英国人的思想出了问题,一部分英国议员已经对自由贸易理论着了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