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临安不夜侯 >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2/3页)

    只是……刚刚发生了杨沅“清君侧”的事,再骂……似乎没什么力道。

    虞允文在四人之中年纪最长,因此,最后由他问起了杨沅对于今后朝政的打算。

    文人说话,就不同于武将。

    武将中不乏文学素养极高的人,比如辛弃疾。

    但是,身为武将,性格使然,他无法像文官一样,极尽巧思地用委婉的语言,试探对方的心思。

    而虞允文虽任职于枢密院,实则直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游走于“机关单位”的文职官员,这种谈话技巧就高明多了。

    杨沅一听就明白了虞允文的意思。

    但他不明白这四个人对于他的态度,对于大宋的立场。

    而且,未来的事,他也说不准。

    鹅王还生死未卜呢,所以立谁当皇帝,都还是个未知数。

    他无法准确答复这些老友。

    因为他负责,他不确定未来的走向,如今若贸然做出一个什么承诺,以后再食言了怎么办?

    所以,虞允文既然打太极,杨沅便也打起了太极。

    杨沅讲江山、讲社稷、讲黎庶、讲国内外局势,唯独对于自己未来的安排,只字不提。

    在场的几人,全都是进士出身,个个做得了一手锦绣文章,对于揣文解意都很擅长。

    在别人听来,全都是一篇冠冕堂皇的废话,他们听在耳中,却自有一番深刻解读。

    他们明白了,便也识趣地没有再追问。

    但是四人对于杨沅的态度,并没有什么改变。

    于是,有些事情,杨沅通过察颜观色,便也明白了。

    次日,于临安士民而言,又是话题满满的一天。

    正旦之夜,燕王清君侧,临安城里金戈铁马。

    元月一日,趁乱混水摸鱼的数百个泼皮无赖,于各处十字路口公开处斩。

    杨沅以皇帝的名义下达给临安府、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皇城司的旨意是:

    可抓可不抓的,抓。

    可判可不判的,判。

    可杀可不杀的,杀!

    一场大清洗,民间顿时清静了。

    头一晚的大战,只用了一天,就事态平息了下来。

    这不,刚到元月二日,一辆辆囚车,便押赴临安城中各交通要道了。

    不在同一个地方行刑的原因,听说居然是因为人太多,摆不下。

    昨日的满堂朱紫,今日全都是一袭白色的囚服,嘴里含着核桃,双臂捆于身后,被押上刑场,公开处决。

    他们的罪状,只是都察院匆匆罗列的,并不完整,但是百姓们听了,已经觉得他们应该死一万次了。

    金国海州都统制王世隆被自己人出卖的事情,同时登上了临安的小报。

    临安小报今天加刊了,除了详述了王世隆如何被自己人坑害,另一篇文章就是《燕王归来记》。

    通过这两件事,被省去了一切流程,直接公开处刑的那诸多文武官员,便被永远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元月三日,皇帝赵愭便下旨,任命了陈维清、马重远两位官员,进入宰执行列。

    没错,就是小皇帝赵愭下的旨意。

    这也是他尚未逊位时,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了。

    陈维清和马重远,是两位老臣了,也是三朝元老,一直就任职于中书、门下。

    论资历,他们当然够格成为宰执,但是论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