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临安不夜侯 >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863章 一日一旨 (第3/3页)

力、论政绩、论官声,他们不够。

    照理说,这两位六十出头的老人家,再熬一段时间,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到时候皇帝恩典,把他们从副部提拔为正部,风风光光回家养老去,就得了。

    谁知道,因为“清君侧”空出来的两个宰执之位,居然落在了他们头上。

    而他们在“清君侧”的过程中,明明什么都没干,寸功未立。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

    不过,元月四日,朝野间便都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宰执了。

    因为,元月四日皇帝赵愭又下达了一份任免名单,调整了三衙将领。

    既然朝廷认可了“清君侧”的合法性,且又处死了那么多的官员,那么进行一次重大的人事调整,是必须要做的。

    但是官员任命是一件很慎重也很严肃的事。

    照理说,任何一个重要职位,都是多方反复博弈、再三权衡的结果,更何况是涉及了这么多的重要岗位的人事调整。

    如果宰相们不同意、不点头,不签押,那它就不能明发出去做为朝廷的正式任命。

    那样的旨意,叫中旨。

    胆子小的官员也就认了,可你要是脖子够硬,就是不予承认,那是可以和皇帝直接扛上的。

    当然,能不能杠的赢,不好说。

    武则天就下过中旨,时任丞相的刘炜之,否决了这道中旨。

    于是,武则天让人诬告刘炜之收受归州都督孙万荣贿赂,还跟许敬宗的小妾有染。

    刘炜之莫名其妙进了大狱,然后就在牢里被灌了一杯毒酒。

    明神宗也曾下过中旨,被当时的首辅沈一贯给驳回去了。

    驳回去就驳回去了,明神宗也没把他怎么样。

    这两件事,虽然都是宰相驳回去的,却并不是只有宰相能驳回。

    中旨是没有经过中书、门下认可的圣旨,不合法,任何一个官员都有权驳回。

    只不过官越小,敢驳斥圣旨的越少。

    而且圣旨下来,宰相通常都是最先知道的,所以从宰相手里驳回也就更常见一些。

    但是现在宰执班中有个陈维清,还有一个马重远。

    这两位准备退休的老大爷,从副部直接跨越到副国的唯一使命,就是负责盖章。

    所以,以小皇帝赵愭的名义颁布的这份任免名单,不是中旨,是堂堂正正的朝廷任免文书。

    它完全合法。

    在这份任免名单上,步军司统帅吴挺,殿前司统帅还是赵密,可是殿前司副帅是杨泽,殿前都虞候是杨寿。

    至于马军司,他们在西溪和步军司动过手,所以马帅解甲归田了。

    临去职,给他加了个少保衔,也算风光荣归了。

    而马帅,则换成了忠义军都统制,山东路经略安抚使辛弃疾。

    他太年轻、他资历不足?

    不会啊,他可是从忠义军都统制,山东路经略安抚使的高位上调过来的。

    小皇帝赵愭之前封了辛弃疾一个听起来特别炫、级别特别高的官,虽然他连俸禄都没地方领。

    结果,他居然真从金国回到大宋了。

    那他这个官,当然就有效。

    元月四日,就只是调整了三衙禁军的统帅级官员,百官们虽然惊讶,但还勉强可以接受。

    但,元月五日,又是一道旨意下来,这一下,朝堂之上,可真是炸了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