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残破圆明园·咸丰帝驾崩 (第2/3页)
【僧格林沁牢记咸丰的最高指示,很好地利用了英法联军的轻敌之心、地利和人数优势,真在天津大沽口一带把英国人和法国人给揍了一顿。英法联军因此退出天津待援。】
【此战,清军共击沉英、法炮艇三艘,重创三艘,毙伤侵略军四百八十四人。】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在对外战争中获得的第一个胜利。】
【大沽口的胜利,使咸丰非常自信。】
【咸丰九年七月初三(1859年8月1日)谕令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何桂清,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为罢论”,英、法若“自悔求和”,只能按照《中美天津条约》另订新约,而且只能在上海互换!】
【因为《中美天津条约》只不过多开放了两个口岸(台南、潮州),没有长江开放,没有内地游历,没有赔款,更没有公使驻京。】
【咸丰感到自豪起来了。】
……
{咸丰的局限性让他一心只在乎他的都城是否安全,大清的疆土多一块少一块似乎并不重要。}
{只要没有进犯到北京城,他就觉得这个天下还是他的,对外来的侵略者,就像是一个苦苦等待的暗恋者。}
{心仪的人随意的一个回头,都误以为是在看她,并产生无限不切实际的遐想.…}
{醒醒啊!你的天下已经开始被蚕食了!你的任何一种决策都让后代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多背诵一条不平等条约了!}
……
大明。
朱元璋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咱怎么感觉这孩子有点虎呢?”
“谁能告诉咱他究竟自豪在哪里?”
“是雪耻了?还是被割的土地拿回来了?”
马皇后与朱标对视一眼,齐齐摇了摇头。
……
大明·崇祯时期
朱由检能明白一点咸丰的心态。
内忧外患的种种压力早已让人疲惫不堪了。
他不知道咸丰是否后悔过做了皇帝。
但可以肯定,如果他不做皇帝,他个人会多一分平常,也就是多一点欢乐。
“皇帝啊……”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悲伤倾诉于密友、家人、幕僚,以减轻内心的压力。
但皇帝不行。
他不能透露出丝毫,必须以镇定自若的神态来统御天下。
只能将一切苦衷伴着冷酒,全部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去。
……
【英法联军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英国和法国时,均引起强烈反响。】
【从咸丰十年(1860年4月)起,英法联军陆续开抵中国沿海,其中英军集中了军舰七十九艘,陆军约两万余人,雇运输船一百二十六艘。法军有军舰四十艘,陆军七千六百余人。】
【五月,英法联军已集结完毕。英军军舰七十艘开入渤海,大连驻扎陆军一万一千人。法国军舰已大部进入渤海,在芝罘驻扎陆军六千七百余名。】
【咸丰十年五月初八(1860年6月26日),英、法两国政府通告欧美各邦,对中国宣战。】
【见英法联军势众,咸丰的态度顿时软了下来,他命令直隶总督向英法当局传话,说“大皇帝宽其既往”,英法代表可“由北塘进京换约”,不再讲什么废除条约了。】
【但如今英国人和法国人所要的已经不再是换约,而是一场战争。】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做着深呼吸,压抑着怒火。
“就这他有什么可自豪的!”
有心算无心,一时赢了有什么好自豪的?
军制、枪炮、防守,都没有改变,对方有备而来后还能让你再阴一次吗。
“还宽其既往……”
打输了也照样是他们的!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一言不发,看着天幕脸色阴沉。
弘历悄悄缩了缩身子。
不怕他爹大吵大闹。
就怕他爹一声不吱。
……
大清·乾隆时期
满朝文武头也不抬。
这还有什么可猜测的必要吗?
等着吧。
众人心中暗自有了一个预感。
既宋朝、明朝之后。
又有一个东西要在清朝达成了。
……
天幕上。
早晨,薄雾正在散去。
通州城西八里桥南。
步兵列成三排战列线,前排踞地,中排半蹲,后排屹立,
火炮已做好准备。
火枪也已经上膛。
对面,清军骑兵从西而东,绵延数里,几乎同时向火枪阵地冲来。
火炮开始轰鸣,落地开花弹在数里外爆炸,弹着点附近清军骑兵纷纷坠地,战马开肠破肚,骑兵血污满面。
但骑兵依然冒着炮火冲锋,毫无后退的迹象。
人呼马嘶,呼啸而来!
“嘭!嘭!嘭!”
步兵轮番有序开火,火力异常凶猛,一阵排枪过去,冲前而来的清军骑兵纷纷坠地。
一排排炮弹拖着红色的尾焰,呼啸着飞向清军。
落地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
骑兵脚下的草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
【咸丰十年六月十五(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以军舰二百艘、陆军一万七千人,分别由大连、芝罘开拔,避开防守严密的大沽,在清军未设防的北塘登陆。】
【咸丰幻想避免事态扩大,给大沽一带守将僧格林沁下令“不得首先开战”,故而僧格林沁对登陆之敌,并未能乘其立足未稳予以打击。】
【如此这般,英法联军未遇任何抵抗。】
【七月初五(8月21日)英法联军进攻位于大沽北岸主炮台西侧的石缝炮台。守军奋力支持两小时,大部战死,指挥作战的直隶提督乐善阵亡。】
【僧格林沁急忙统兵撤离大沽,绕天津撤往通州。如此,经营三个春秋,耗白银数十万两,安炮数百之大沽炮台落入敌手。英法联军占领大沽后,于初七(23日)进入无兵防守的天津城。】
【七月二十三日(9月8日)英法联军向北京挺进。】
【咸丰急忙派出“全权代表”,即“便宜行事”的钦差大臣、怡亲王载垣赶到通州,再与英法联军谈判。】
【开谈两天后,突然传出僧格林沁与英法联军再战于张家湾的消息。结果僧格林沁大败,退往通州以南的八里桥。】
【八月初七(9月21日),又传来僧格林沁在八里桥大败的消息。此后,清军无力再战。】
【英法联军直逼紫禁城下。】
【当天晚上,咸丰于圆明园内召见亲信重臣商议。】
【御前会议上决定了两项对策:一、咸丰帝避居热河,名曰“北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