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战后处置 (第1/3页)
黄权当即出列,神色自然,恭敬应道:“下臣在此。”
刘封不由抚掌赞道:“公衡真乃疾风劲草!当日左路对战,你所带领的军队战力并不强于曹军,且曹仁自曹昂传信,对于右路崩溃早有准备。可公衡却依旧能够摧破曹仁所部,使其仅剩三余败卒能成功遁入营中,此皆是公衡之功也!”
黄权躬身道:“此皆主公洪福,权不过尽本分而已。”
“好个尽本分!”
刘封执其手,目露激赏道:“今擢公衡为奋威将军,赏金六百镒,锦缎四百匹。公衡乃天下之才,有出将入相之能,我素知晓,来日出蜀入荆,正要倚仗公衡之能。”
黄权匍匐于地,坦诚心怀:“权敢不尽心竭力,以报将军之厚爱。”
刘封将其扶起,好生安抚之后,又将目光转到一旁早已跃跃欲试的孙策身上,笑道:“伯符何在?”
孙策身手矫健的蹦了出来,直接跪服在刘封跟前。
如今的孙策对刘封已经是心服口服,再没有半点自立的念头,也没有了自立的实力。
孙家诸将虽然都与孙家保持着良好的私交,但在公务上却划分的相当清楚,而且黄盖、程普等人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功业,即便再挂怀孙坚的恩情,也不可能为了孙策去造刘封的反了。
尤其是刘封对孙策可谓是仁至义尽,不但没有将之雪藏,反而委以重用,就连孙权,孙翊也带在身边调教培养,这等恩情,孙家但凡敢有不敬,那即便是孙家旧部也会不耻其行为的。
“主公,末将听令。”
刘封上前几步,将孙策拉了起来,拍了拍对方的胳膊:“伯符勇烈,此番数战,牢牢牵制曹军骑军不得建功,今晨又于罗家坡建功,阵斩牛金,生俘曹仁以下将校数十员。”
说到此处,刘封停顿了一下,遂接着说道:“今擢伯符为偏将军,赏金四百镒,锦缎两百匹。”
孙策不比陆逊、黄权,乃是方面之将,有方面之功,也不比甘宁是刘封心腹,资历老,功勋大,故此只是得了偏将军之衔。
不过饶是如此,孙策也很是满足了,这距离杂号将军也只是一步之遥了。
接下来,魏延、黄忠,乃至于表现平平的爨怏、洗镇以及将功赎罪的廖化、习珍等人,也都一一嘉奖升迁,或为将军,或为校尉,或为都尉,赏赐有差,却雨露均沾。尤其对廖化、习珍先前受挫后能重振旗鼓、戴罪立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让二人感激涕零。
封赏完主要将领,刘封目光转向文臣班列。
“孙权、顾邵、徐庶听令!”
三人出列:“臣在。”
刘封笑道:“仲谋知机,孝则善颂,元直快语,皆有助于稳定军心,明晰大势。你等随军参赞,功不可没。汝等参赞军机,劳于案牍,皆赏金二十镒,锦缎二十匹,功积两转。”
“谢主公!”
三人行礼。孙权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既有欣喜,又有渴望,但很快被恭敬取代。徐庶、顾邵等人则对刘封认可其直言感到欣慰。
最后,刘封神色一肃,提到了此战的关键转折点:“此战能获全功,吴懿、吴班二位将军临阵反正,功不可没。若非二位将军深明大义,截断曹军退路,我军俘获恐不及此。今特表奏吴懿为讨逆将军,吴班为扬烈将军,仍统旧部,随我军共图大业!待克定雒中,另有封赏!”
早已等候在堂外的吴懿、吴班闻召进入,躬身下拜:“败军之将,蒙将军不弃,愿效犬马之劳!”
二人深知自己是德不配位,他们反正之时,已经是联军颓势尽显,崩溃近在眼前了。
虽然也有带着数千兵马反正,又兜住了贾信、殷署撤退的功劳,可这点功劳撑死了也就是既往不咎,哪里值得刘封如此夸奖。
吴懿、吴班兄弟俩自然知道刘封的夸奖只是虚与委蛇,并非是事实。尤其是听到刘封这番话后,甘宁、凌统等将佐更是目光不善的盯着他们,显然是相当不服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