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74章 把控力度

第574章 把控力度

    第574章 把控力度 (第1/3页)

    作为穿越者,如何压制一个在原本的历史上走向强盛、独尊,且几乎没有任何机缘巧合,完全属于‘水到渠成’范畴的学派、学说?

    这个命题很宏大,也很宽泛。

    但若是把这个命题进一步具体为:如何压制儒家,不允许华夏文明,走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错误道路?

    这个命题,就相对精确了一些。

    具体的措施很多,也很繁杂。

    作为皇帝,刘荣也向来都不习惯事事亲力亲为,而是更倾向于把控大方向,将具体的操作、推动,都甩给底下的官员去做。

    在儒家的问题上,刘荣要把控的大方向,无疑便是‘镇压’二字。

    儒家学说有没有用?

    当然是有的。

    虽然刘荣不承认,客观上也确实不是如此,但不得不说:诸子百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的关联,真应了后世那句:诸子百家一大抄,家家都抄仲尼言。

    ——诸子百家一大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固然没错。

    但除了站在对立面的杨朱和墨家之外,几乎每一个学派的核心思想,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度影响。

    所以,刘荣若是将儒家当做一个恶心肿瘤,直接从华夏文明的躯体上切割掉,那必然会导致思想学术界的大地震,甚至是绵绵无期的大混乱。

    没办法。

    在这个时代——在刘荣所身处的这个时代,整个社会主流思想,几乎都是走一个二极管模式。

    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根本不存在介乎于对错之间、善恶之间的灰色地带。

    好比民间,两个老农起了争执,乡三老来评理,街坊邻居来围观;

    而最终结果,必然是其中一个人没错,是个好人。

    那么,另外一个人,肯定是错全都在他身上,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烂人。

    根本就不存在‘你也有错,我也不对’这种说法,更没有各退一步的中庸之道。

    又好比两个商人,在彼此进行贸易时,有笔账目出了错漏。

    那最终结果,也必然是其中一人憨厚老实,被对方蒙骗,另外一人狡诈阴险,无底线欺负老实人。

    根本不存在‘双方都有错,都不小心,都没留意’的可能性。

    民间尚且如此,类似的事放在学术界和政坛,更是进一步极端化。

    尤其学术界,思想极端化更是重灾区。

    旁的不说,就拿儒家和墨家的‘世仇’为例。

    ——一本墨子半本黑孔丘,可不是空穴来风!

    整本《墨子》,与其说是墨祖墨翟的思想理念合集,倒不如说,是在温文尔雅的问候孔仲尼的八辈儿祖宗。

    至于儒家,那更别提了——单一个孔夫子诛‘异端’少正卵,就足以说明在这个时代,各学派之间的碾压究竟有多严重。

    儒家甚至有这样一句名言;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什么意思?

    具体而言,就是相较于一个‘异教徒’墨者,更可恨的是那些同属于儒家,却分属不同流派、分支的‘异端’。

    简而言之,便是儒家狠起来,那是连自己人都要打的!

    而且打自己人,可比打‘外人’要用力的多!

    考虑到这个背景,彻底取缔、铲除儒家,自然就被刘荣本能排除。

    因为在这个时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时代背景下,儒家若是被彻底取缔,就等同于华夏官方,将儒家学说定义为‘歪门邪说’。

    既然儒家学说,整个都被官方打包定义为歪门邪说,那其他学派的思想哲学中,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部分,自然也会都变成长歪了的、必须剔除的枝丫。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思想学术大混乱了;

    这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思想学术大洗牌、大断档!

    经过对本门学派‘涉儒’部分的剔除,很多学派,都将‘不再是自己’。

    受影响教深的,如法家、杂家,更是可能在动荡中彻底绝传,彻底消失在华夏历史长河当中。

    所以,哪怕是为了其他各学派、学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