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222章 最后一个大明人

第222章 最后一个大明人

    第222章 最后一个大明人 (第2/3页)

是本家,莫五爷给我的好处,怎么也不可能比相爷多。

    小人恰恰是在提醒相爷,会安的汉人,不管是明香人还是清商,他们都是有大海船的,有退路可走。

    你要他们帮着打西山贼,他们大概是不会坚决作战的,因为一旦会安守不住,他们就选择会南下。”

    蔡生微微一怔,没有再说话,抬脚便从城门往会安走去。

    城中,罗阿爷先给关帝庙中的关二爷上了一炷香,静静跪坐一刻钟后,又来到了明香人合祠的社亭,给所有会安明香人的祖宗们,献上了贡品。

    做完了这些,罗阿爷走到祠堂偏房,这里摆了满满一桌饭菜,他的三个儿子,罗忠达,罗忠安,罗忠平正站着等他。

    看到罗阿爷进来,儿子们赶忙给他倒酒、夹菜。

    面对着满盘珍馐,已经七十多岁的罗阿爷胃口大开,肥嫩的白斩鸡,香甜的半肥瘦叉烧,美酒一杯接着一杯。

    三个儿子却只是站着一口未吃,老二罗忠安和老三罗忠平眼中甚至还有泪花在闪烁。

    唯有老大罗忠达神色特别复杂,似乎在为什么事而犹豫着。

    罗阿爷狠狠吃了几口菜,但毕竟人老了,吃的太急有点吃不消,也腻的慌。

    于是他缓缓放下筷子,身子微微侧向祠堂正殿摆放神位的方向,此方向北,再北则是遥远的故乡。

    “我应该是快要死了,因为我竟然经常梦见故乡。

    四十年前,我跟人悄悄回去过一回,因为没有剃发,只能趁着夜黑,在山上远远看了一眼。

    四十年了,我头发都要掉光了,牙齿也所剩无几。

    昔日因目光如炬又精明机巧,所以得了个罗醒目,醒目仔的名号,但现在,已然老眼昏花,每至日暮都要眼前飞蚊。”

    三个儿子不忍听这种遗言一般的话语,纷纷开始转移话题和劝解,但罗阿爷没管他们,还是继续在说。

    “可就是这么远远的看了一眼,四十年啊,故乡模样就再也忘不掉,近十年,我甚至经常在夜半梦中,能见到咱们家的老祖宗。

    我看到他们穿着红色战袄,在一面飞虎旗的指挥下,跟着张文烈公舍生忘死的拼杀。”

    说到这,罗阿爷突然嚎啕大哭,“我就要死了,可是到了九泉之下,曾祖文定公问我为故国做了什么,我该如何回答啊!”

    哭罢,罗阿爷仰头饮下一大碗酒,“我原以为,天下间就我罗醒目一个人还记得大明,没想到年近古稀还能找到知己。”

    “阿大,阿二,阿三,我意已决,这个事,我替莫家的老五办了!”

    “你们记住,咱们家的老祖,姓罗讳定文,乃是大明东莞守御千户所的记名千户,其妻彭氏与张文烈公妻彭氏乃是姐妹。

    永历初年(1647)三月十七,老祖母彭氏与阿姊彭氏一起被东虏所执,不屈骂贼而死。

    同年十月初十,定文公率罗氏四十三健儿护卫张文烈公于增城,同东虏血战十日,枪断炮裂,无可杀敌,俱战死于东江边。

    你们不可忘记,还要讲给莫五听,让他进了顺化后,一定要给张文烈公修神庙,让他绝不可接受东虏的册封!”

    看到父亲嚎啕大哭,三个儿子也泪如雨下。

    时张家玉在东莞抗清,止有一县之地,全靠他的东莞乡亲矢志不渝跟随,张氏为东莞第一大族,最后几乎死伤殆尽。

    而罗阿爷的曾祖,在官帽子漫天撒的明末,却只是个承平时期都不算什么的记名千户。

    想来不过是拉着几十个同族兄弟,手持破刀烂枪跟随作战,实在难称得上有多英勇,也无多大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