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最后一个大明人 (第3/3页)
但对于整个民族,对于罗家,他就是大英雄!
罗忠达看着泪如雨下的父亲,神色终于由迟疑转向了坚定,他突然坐下,和老父亲一起,大吃大喝了起来。
这一下,不但两个弟弟惊呆了,父亲罗阿爷也停下了啜泣,震惊的看着长子。
罗忠达也饮下一大碗酒,看着父亲和两个弟弟咧嘴一笑。
“父亲,阮家人可不少,为了安全,他们绝不会都上一条船的。”
“这事要做,就要做的万无一失,日后到了九泉之下,见了祖宗也能抬起头来。”
“阿安,阿平,我福薄,只有三女,身后连个香火都没,此乃平生最大的憾事。
你们要告诉莫五,让他做主给我幼娘找个听话的上门女婿,日后得了外孙,须得姓罗,就当是我孙子了。”
。。。。
而就在明香人合祠祭拜的社亭不远处,刘家的刘知三也在远处拜别家人后,准备离开了。
他是第一批跟着莫子布走的明香人,很得莫子布的信任,具体到什么程度呢?
莫子布从缅甸阿瓦抢回来了快二百多万两金银珠宝,现在都在由刘知三管理。
为了防止大量白银突然进入市场导致的通货膨胀,刘知三正在莫子布的授意下,将钱窖存起来,并用它开始秘密筹备铸币厂和兴唐太学。
前者是要准备在南洋开始推行新货币以及兑换政策,收整个南洋的铸币税,甚至不排除跟欧洲一样,发行宝钞(纸币)。
当然,这还处在最开始的阶段,远没到发行宝钞的时候,但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刘知三在主持,可见他在莫子布这的地位。
至于后者,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太学分了两个门类,心理院与天工院。
心理院可不是教授心理学的,而是心学和理学的意思。
要定安南,文武两手都要准备,甚至文的一手还要更重要的一些。
所以莫子布准备在安南掀起一场文化大辩论了,表面上是在辩论理学和心学,但实际上是在为把安南拉回中央朝廷内部做舆论铺垫。
天工院则更是莫子布心里的重中之重,只等形势一稳定,我莫大王还能记住的那些物理、化学知识,将会在这里,开始播种。
工业化不但需要资金和需求,还需要人才,莫子布虽然还没有进入红河平原,但准备可以先做,把人才储备起来,三五年后,就能发挥作用了。
不过,如此受信任的刘知三,此时还是觉得心神震荡,因为他知道罗阿爷是要干什么。
这位张口大明,闭口大明的会安明香人首领,准备在最后时刻把阮家宗室用海船运到嘉定。
然后,阮家的近支,就会在海上遇上大麻烦,想来不是船只破损进水,就是在大风中不知飘向了何方。
反正至少阮家的近支,不会活着了。
不过这种事情,是很容易被牵扯上阴谋论的,但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解,那就是罗阿爷这样的明香人领袖,也跟着一起葬身大海。
这样一来,不管是谁,都不能把这事扯到项羽沉楚怀王或者洪武太祖溺小明王之类的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罗阿爷要用生命,为他的忘年知己,扫清最大的障碍了。
罗阿爷这人,历史上是有的,他是会安明香人的领袖,名字不可考,但是不是本书中这种性格,咱们写嘛,就不深究了。
至于他的祖先,也就只有在纪念张文烈公中有过零散记载,时篁村,同族随家玉死者数百,(另)姻亲、乡党叶、罗等子弟尽死。
(第二更可能晚点,最近实在没有灵感,老虎有点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