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到此为止会更好吧 (第2/3页)
渡到RPG或者FPS,期间的转换压根就不是随随便便适应得了的。
我的构思让我对每场比赛应该谁胜谁负,应该造成怎样的影响,铺垫怎样的故事有着极其清晰的铺垫,知道什么时候该高潮,该铺垫怎样的情绪。
但我就是没能力让这些比赛写出我想要的效果。
更要命的是,作为一个十足的电竞菜鸟,一个LOL出人机房就被打到不敢出泉水的废物,我压根没能力写好一场能让大伙看得开心的比赛。
我还记得那是上架没多久,LPL揭幕战,蓝雨对兴欣那一场。
当我吭哧瘪肚地把长达万字还是两万字的揭幕战大章给放出来的时候,得到的只有大量骂无聊没劲的差评,和雪崩的数据。
明明为了写这一场我反反复复观看了比赛内容至少十遍,精确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技能是怎么放出来的。
那时候我心就凉了半截。
而后来的现实也验证了这一点,只要我细写比赛,数据就开始暴跌。
这下好了,最关键的比赛内容没写明白,就好像wwe,无论恩怨剧情麦克风再怎么优秀,比赛打得一坨也是白搭。
被吓蒙了的我只能够选择将目光放回商战、建队和搞事情上来,去写我的舒适区,尽可能地不去碰比赛。
事实上这也确实起到了效果,中期这本书的数据得以稳住没崩,这是让我很庆幸的一件事情。
不少读者也说,就爱看这个。
但……我能逃避一时,能逃避得了一世吗?
这本书的写法就注定了,我必须要去写那几场最重要的大赛,去在上面渲染出角色的最高光,把剧情推向最高潮。
无论我写多少商战,多少组队,我都逃不过这一刻。
而我有能力写出这样的比赛吗?
答案是没有。
我原本想着一边写我一边狠狠玩LOL把技术练起来,说不定这样比赛就能够好看了。
但事实是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步入大四,开始忙起来了。
哪怕那时候月入过万的我并不打算考研,我也必须要去补齐我因为写书耽误的一般专业课学分,以及完成我的毕业设计。
在这个基础上,维持写书便已经是极限,哪来的时间打游戏?
所以我一直没办法解决这个最为致命的弱点。
但我不甘心被这个弱点拖死,所以我还是在逃避。
于是我让LPL春季赛被上辅换位的繁花拿下,MSI让繁花以彻底碾压之势夺冠,夏决甚至让喻文州用类似盘外招攻心战的方式赢下来。
很不体面,也被骂得很惨,但至少,我不用去那么详细地写比赛内容了。
但……最后那场S赛,我还能逃得过吗?
当然不能。
因为Faker,因为这个LPL命定的克星。
用虚拟人物去面对现实冠军本来争议就很大了,如果叶修不是堂堂正正地击败Faker,那这个高潮压根就没有任何意义。
尤其是在他碾碎BLG强势拿下第五冠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这个男人真的是叶修可以战胜的吗?
当这样的动摇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就明白我已经黔驴技穷了。
于是越写到接近S赛,或者S赛的前两轮,我的写作速度就越慢。
以前我可以用三个小时写完一万字,期间行云流水半点不卡,哪怕是在写我最便秘的比赛也可以做到。
但那段时间我一个小时可能就只能憋出一千字,而且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灌水。
时间来到八强赛,终于,我写出了真正让我对这本书信心开始崩盘的内容:
我照搬S6那场SKT和ROX的巅峰BO5,写了繁花和KT的八强战。
这一段是有东西抄了,那接下来呢?
剩下两个BO5,尤其是决赛面对Faker的BO5,怎么办?
这时候有个老读者退群了,并且评论说,如果我没有热情继续下去不如切书。
哑口无言,却不仅是因为他的话,还因为他的名字和头像,这是后话。
但我还是不想切书,万一写到那时候就有灵感了呢?
于是我咬牙撑着,哪怕日更新从八千降到四千再降到两千,至少也吊着这本书的命。
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