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两会众生相 (第1/3页)
2015年3月6日,元宵节后第一天,两会如期而至。
政府工作报告八次提及“互联网”,“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词汇频繁出现,预示着产业变革的来临。
在为期十天的会期中,代表委员们围绕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政策调整、价格机制创新、金融体系完善、国企深化改革等重大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社会民生、司法公正等领域的改革进程也将全面提速。
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提案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老马精心准备了两份重量级提案:《关于完善互联网信用体系,推动小微企业发展的提案》和《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知识产权的提案》。
在分组讨论中,他掷地有声地指出:“互联网绝非虚拟经济,而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各级政府应当像重视水电煤等传统基础设施一样重视互联网建设,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发展。”
他特别强调:“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避免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小马哥则带来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和应用的建议》。
他提出两个核心观点:“'互联网+'的本质在于实现万物互联,未来所有行业都将经历互联网化的转型升级”;
“网络安全治理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联防联控机制,不能单纯依靠企业单兵作战”。
百度创始人李彦洪提交了《关于设立“华夏智脑”计划,推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的提案》和《关于全面开放医院挂号号源,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建议》。
他在发言中慷慨陈词:“人工智能将是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绝不能在这场科技竞赛中落后”;
“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但需要政策层面的突破性支持,百度愿意承担这一历史重任”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带来了《关于推动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的建议》。
他充满激情地表示:“华夏制造业必须完成从'廉价代工'到'智能创造'的战略转型,智能硬件产业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突破口”;
“小米的创新核心在于商业效率革命,我们通过互联网思维重构产业链,最大限度让利消费者”。
时值《劳动合同法》实施七周年,劳动权益保障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焦点。
从众多代表提案中可以清晰看出这一趋势:
全国总工会提交《关于规范特殊工时管理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提案》,重点针对“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存在的监管漏洞,防止企业变相强制加班。
个人提案方面亮点纷呈: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世平《关于加强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提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