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蒲公英计划 (第3/3页)
后来的饺子导演也是如此——《哪吒》爆红后,他很快淡出公众视野,全心投入《哪吒2》的创作。
陈默发现,无论是林魂、郭帆,还是饺子,他们身上都具有一种影人最纯粹的特质:因热爱而坚持。
功名利禄于他们而言,只是创作的副产品。
其实陈默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钱财是身外之物,够用即可,更重要的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只不过他们追求的是某一领域的“登峰”,而陈默想要的,是造“极”。
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对所追求的事——“有瘾”。
临别之际,见对方似有顾虑,陈默笑问:“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事?”
原来林魂担忧的是剧情审核问题:故事结尾处,男主角守护村庄抵御妖魔,却发现小麒麟被村长等核心团体囚禁,以其血炼制所谓“仙丹”,引发人性中的“贪嗔痴”——正好对应来袭怪物的名字,人比妖还恶。
这一设定隐喻了一种系统性的、被精美包装甚至令人主动参与的“异化”过程:它许诺力量,实则吸取生命;承诺身份,实则让人迷失自我。
这种“画饼与洗脑”的过程,与现实某些正在运转且大行其道的体系何其相似。
陈默听罢飒然一笑:“创作不该戴着镣铐跳舞,你只管好好创作,剩下的事交给我。”
不知为何,林魂对陈默的话语深信不疑——仿佛世上没有这个男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其实这句话,陈默也曾对另一个人说过,那就是郭帆。
《流浪地球》里面有段剧情也比较敏感,那就是进入地下城的抽签。
在《流浪地球》中,有一段关于进入地下城需经“抽签”的剧情,原作中只是一笔带过。
而这一次的电影则稍加揭示:这并非完全靠运气,有一部分人其实拥有直接进入的优先权。
至于哪些人享有这种特权,电影留给观众思考。
这些都是陈默需要去协调解决的尺度问题,他想这点面子,光点那些领导应该会给的。
对彼岸而言,通过这些项目盈利虽是一定目标,但并非全部。
如果说培强计划是物理攻击,从明面出发,逐渐铺陈推广下去。
那么这些影视作品则是精神洗礼,借助这种媒介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情绪。
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随着这阵彼岸之风,吹进无数观众的心里。
这就是跟《培强计划》与之对应的《蒲公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