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 第六百一十一章大梁王、代王

第六百一十一章大梁王、代王

    第六百一十一章大梁王、代王 (第2/3页)

办法解决。

    虽然重山镇富裕,但是有些东西也不是重山镇能够解决的。

    比如铁矿石。

    按理说重山镇是无权采购铁矿石的,一切铁矿石都由朝堂调配。

    重山镇没有铁矿,巡抚衙门和总兵府又不能插手外地的铁矿事宜,所以现在重山镇所需要的铁矿石是能靠他们自己购买。

    牛庄自接任总兵之后,对这种情况感觉非常的无力。

    “我们还有多少粮草?”杨承业问道。

    牛庄想了想,说道:“应该能拿出三十万石!再多的话就可能会影响到咱们自己了!”

    虽然牛庄是周兰的亲信,但是他不能为了周兰不顾重山镇。

    重山镇的粮草消耗也非常大,三万镇标营,四万援兵营,这些都是需要钱粮供养的。

    “那就先给周将军运三十万石过去!有这批粮草,应该能应应急!”杨承业说道。

    “嗯!”

    牛庄点点头道。

    两人商定之后,立即安排将士为北原镇运送粮草。

    三十万石粮草很多,足够十万大军吃一年的,可是放在陇原,这点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陇原有多少饥民?

    估计有两三百万!

    虽然这两年陇原饿死了不少人,但是陇原是一个省,承平年间,陇原的丁口已经达到了八百多万。

    如今陇原的丁口只剩十之二三,但依然是个很大的数字。

    得到重山镇的援助,周兰又拿下了两府之地,可是接下来她再也无法往前进攻了。

    不只是粮草不够,她麾下的兵力也不够了,因为她需要分兵各地安置流民。

    与她相比,肃州镇和陇北镇进击的速度就要快多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两镇兵马就围剿了数十万流寇,如同犁庭扫穴般,将流寇赶的四处逃窜。

    至于他们杀得是流寇还是流民,此时根本没有人追究。

    ……

    陇南代州。

    城池外,二十余万流寇将代州城团团围困,流寇大军的营寨足有十余里。

    这一股流寇应该是陇原三省之地内最大的一股流寇,比起那些乌合之众,眼前这个流寇不但营寨齐整,且有很多带甲精兵。

    而这股流寇的首领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梁王。

    大梁王不是指大梁的国王,只是因为这股流寇的首领原本是大梁山的贼头。

    贼寇起事都会给自己起个厉害的诨号,什么黑虎王、九天王、大梁王等等,这些诨号也就成了响当当的名号。

    等他们势大之时,只要亮出名号,就会有很多绿林贼匪前来相投。

    一般情况下,贼寇都是不会用真名的,以免连累家人和亲友。

    大梁王是个有见识的人,他出身于军户,祖上还做过游击将军,不过家业早就被他的祖辈给败光了,到他这一辈,他只是个普通的军户。

    年轻时,他曾做过马贩子,从陇北镇贩卖马匹在陇南售卖,走南闯北数年,积攒了一些钱财,但是后来他的钱财被他的千户给夺走了。

    那天他正好外出贩马,千户带着数个家奴来到他的家,随便给他按了一个罪名就开始抄家。

    他的老母亲欲要阻拦,却被人暴打了一顿,他的妻子想要护着老母亲,也遭到了殴打。

    等他回家时,老母亲依然身死,妻子也是奄奄一息。

    暴怒之下,他直接闯入千户的家中把千户一家老小十三口全部杀了。

    自那以后他便落草为寇了。

    一开始他还只是个小喽啰,但是他走南闯北数年,不但心思活泛,见识多,而且还修炼有成,成为了武者。

    大当家觉得他很不错,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他那老丈人下山抢劫被镖师给打死了,然后他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梁山的山大王。

    他盘踞在大梁山上,做了十年的山贼,培养了数百老贼,在陇南绿林界有了不小的名声。

    然后大旱来了。

    陇原三省大乱,他就带着一群老兄弟下山劫掠。

    一开始他也只是想劫些钱粮,让手底下的兄弟吃饱。

    可谁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靠,短短的半年时间,他的手下就从几百之数达到了两万多人。

    手下多了,粮食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