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非正常美食文 > 第269章 刷熟练度ing

第269章 刷熟练度ing

    第269章 刷熟练度ing (第2/3页)

的,奶奶看他们超级不顺眼,排在初十一到十三。二舅公担心时间太晚了你不愿意做点心分不到东西,一大早就打电话给奶奶,奶奶没接,现在又打电话给爸,想往前挤挤。”

    秦家虽然直系亲戚不多,但旁系亲戚数量夸张。

    秦淮的外公和外婆在赵蓉收养秦淮前就已经去世,赵蓉上面足足有4个哥哥和4个姐姐,她排老九。

    秦淮一直到偶被赵蓉和秦从文收养的第2个年头,才认全自己的舅舅和姨。秦淮的大舅比赵蓉足足大22岁,秦淮第1次见到大舅的时候以为是外公,要不是赵蓉介绍得够快,阿公两字差点就叫出口了。

    秦老爷子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哥哥早已去世,姐姐嫁到外地,两个侄子都在本村,秦淮昨天上门送过四喜汤团。

    秦奶奶那边的亲戚就多了,秦奶奶是大姐,下面足足有四个弟弟和三个妹妹,除了秦淮的大舅公10多年前因病去世外,其余的都还健在。

    不过秦奶奶和这些弟弟妹妹的关系普遍都不好,据说是因为秦奶奶年轻的时候是长姐要养家,性格风风火火,手段雷厉风行,对弟弟妹妹的管教很严格,让不少弟弟妹妹对她心生怨恨。

    后面秦从文和秦秀丽多年不孕,在背后蛐蛐最多的不是村里人,而是秦奶奶的亲弟亲妹。那时候秦奶奶还是泼辣的性格,从不忍气吞声,直接打上门去,差点断亲。

    这些年秦奶奶除了和大妹小妹走得比较近外,其余的弟妹没什么走动。在秦淮技惊四座之前,秦奶奶的很多侄子侄女甚至过年都不来给她拜年,后面就算上门拜年也排不到初九以前,只能拎两箱奶换两斤素包子。

    至于为什么过年的时候不是秦淮去舅舅和姨家拜年,而是舅舅和姨们上门来秦淮家拜年……

    赵家人表示他们赵家有赵家的节奏。

    小妹一家过年忙,没有时间上门拜年,哥哥姐姐们迁就一下小妹,去小妹家拜年怎么了?

    “哥我跟你说,今天早上我听爷爷奶奶说二舅公他们家……”秦落迫不及待地分享起了刚听的八卦。

    秦淮津津有味地听着,边听边盛面,兄妹俩端着面条坐门口,一个讲一个听。

    秦淮有的时候都觉得,他这么爱听八卦,在黄记交流的时候那么喜欢在工作的时候听董仕讲八卦是有原因的。

    家里亲戚太多了,亲戚多,八卦就多,拜年的时候又会互相走动,把积攒一年的八卦四处传播。

    往年一到过年的时候,秦淮在厨房里做点心做到腾云驾雾,秦落在外面听八卦听得瞠目结舌,听得差不多了就窜进厨房里给秦淮讲,让秦淮在腾云驾雾的同时瞠目结舌。

    吃完早饭,王婶又来了。

    来上工的。

    见王婶这么有工作热情,秦淮非常感动。秦淮是早就打算在过年时候重点练四喜汤团的,食材早就准备好了。

    王婶菜刀一拿就开始剁肉,秦淮锅一烧热就开始熬糖。很快,昨晚boss直聘的村民们纷纷到齐,各司其职,配置比年三十那天要高很多。

    烧火的都不是三姑婆和六姑婆这种远房亲戚,是村里公认的烧火能手,专业烧火员。

    一批又一批四喜汤团诞生。

    经常做点心的人都知道,如果只做一样点心,那么制作的速度可以非常快。

    很快,第1个装四喜汤团的大盆满了。

    第2个也满了。

    眼看第3个盆也满,秦淮抽空对外面吼了句:“奶奶,家里来客人了吧?别让客人空手回去,给大家装点汤团带走呀!”

    这句话是秦家的暗号,表示秦淮已经做够预估的量,多出来的可以分给上门的幸运邻居。

    听到汤团二字,幸运邻居们差点激动得叫出声。

    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要问了,秦家村的村民不是昨天晚上都吃过四喜汤团吗?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是这样的,大年初一是村里人互相走动,这个村里人的范围很广,不光包括秦家村的,还包括隔壁村的、隔壁的隔壁村的、隔壁镇的、同一个县的,只要想走都可以是村里人。

    秦老爷子和秦奶奶都有兄弟姊妹,他们的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