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刷熟练度ing (第3/3页)
也都有兄弟姊妹真的论起来,能说清楚关系的亲戚简直不要太多。
这些亲戚们比不得舅舅、姨、姑、堂叔、表舅这些近亲有底气,不光可以上门拜年,还能预约拜年上门吃饭。但真的论起来也算是亲戚,提两箱奶、一包干木耳,上门走动一下也说得过去。
大年初一就是秦老爷子和秦奶奶专门留给这些远房亲戚们走动的,不保证能分到点心,但是不上门一定分不到。也不图对方上门带的礼品,往年秦老爷子和秦奶奶还愿意收点水果,今年家里的水果太多了都不想收。
一位秦淮的前两年提水果上门都没有赶上好时候,没捞到点心,只得到了一箱用作回礼的奶,今年提水果上门发现秦家人是真的不想要水果的本来已经绝望,在心里偷偷流泪的不知名的远方亲戚,在听到秦淮的话后留下激动的泪水。
家人们,努力是有回报的,坚持是有作用的!
他就知道,哪怕他只是秦淮的二堂伯老婆的堂哥的表弟的舅妈家的儿子,真的论起关系都不知道自己该是秦淮的什么亲戚,但是因为就住隔壁村离得近,所以每年大年初一都能上午来秦家拜年,这几年坚持提水果上门,哪怕其他人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谁也提水果上门是有用的!
四喜汤团,这不就赶上了!
上午11点去秦家拜年,就赶上了四喜汤团大放送的消息轰动了秦家的远房亲戚圈。
往年,就算大年初一有少数幸运儿能分到带走的点心,那也通常是在下午。
很多人是早上吃了早饭提东西出发,然后一直唠嗑,唠到下午。
人太多了就出去唠。
只要是稍微沾亲带故不太离谱的,秦家都会管俩包子,总不能让人家大年初一拜年饿着肚子回去。
那位不知名亲戚之所以前两年连包子都没捞着,是因为实在是有点太不沾亲带故。
结合昨天晚上的四喜汤团,全村送的消息,很多住在附近的人都嗅出了今年的不寻常。
附近村子的人立刻行动起来,根本不打算来秦家凑这个热闹的大年初一无事可做的人家,都在家里寻觅起适合上门拜年的礼物。
反正没事干,不如过去碰碰运气。
见来的人多了,想着反正家里是大锅,大锅煮四喜汤团很方便。做四喜汤团虽然主要刷的是调馅熟练度,但是煮四喜汤团也是能刷火候熟练度的,汤团包久了也得煮几锅换换心情,秦淮干脆煮了两大锅直接分给来家里拜年的远方亲戚。
家里碗不够没关系,去村里借。
大年初一提着本来是买给家里孩子吃的旺旺大礼包,临时起意来秦家拜年,一进门就发了一碗四喜汤团,一碗四颗满满当当,一口下去只觉得好吃到当场升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算哪门子亲戚,只是单纯住隔壁村的村民震惊了。
原来,这才是过年的感觉吗?
村民没想到自己都47了,还能体会到小时候大年初一去别人家拜年,被家里富裕的热情村民塞了一把花生的喜从天降的感觉。
村民看着院子里院子外,齐齐端着碗边吃边聊天,吃完了还依依不舍的喝点汤团汤的人,只觉得今天真是热闹的大年初一。
真是来对了!
“吃完了碗放这里啊,不要乱放。”邻居家的婶子也给自己找了活干,顺便给自己家的几个孩子找了活干——
刷碗。
这可是个好活,今天晚上全家人晚饭的四喜汤团就指着孩子们刷的碗了。
村民端着碗,也不知道该找谁聊天,就找一个说话声音最大的往他边上一站,开始听八卦。
他前面站着一个明显在读书的小丫头,手上端着大海碗,听得特别认真。
屋子里,秦奶奶拿着清点的小本本走出来,抓住一个她认识的真的是远房亲戚的远方亲戚:
“秀萍呀,你跟后面来的人说说,让他们不要再带水果来了。今年家里真的有好多水果吃不完,淮淮有个朋友寄了几十箱水果过来呀。”
“只要不是水果什么都行。”
“对了,认不认识会剁肉的,介绍两个。淮淮那边帮工又不够了,介绍费两袋汤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