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汉王批改求贤诚 (第2/3页)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这两个家族,往上溯源,确是出一始祖。便是战国末期的秦司空李昙。李昙长子李崇因担任陇西郡守,后代形成陇西李氏;四子李玑定居赵郡,后代形成赵郡李氏。
这些东西,李善道原是不知,后来听魏征等说起,才略知晓。
李客师神情越加恭敬,应道:“昏主无道,海内沸腾,观今之群起诸辈,虽各怀异志,然皆非成事之主,唯独大王,天纵伟才,英武绝伦,砥定天下,荡平乱世,恢复河山者,非大王莫属。安菲才,愿施犬马之力,以效驰驱,虽肝脑涂地,亦无怨无悔。”
李善道呵呵笑道:“客师此言,足见忠心。客师,今却有一事,我想托付与卿。”
李客师闻言,立即起身,肃然说道:“大王但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也用不上。客师,李靖为你兄长,是也不是?你兄长现在宇文歆军中,我久闻其名,渴思一见。我想要托付你的事,便是想劳烦你,为我修书一封,与你兄长,可好?”
李客师自闻李靖随着唐军援兵来了河东后,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李善道早晚肯定是会让他给李靖写信的,心理已有准备,并且连应答之辞都准备好了,遂无半分拖延,当即答道:“大王所命,正臣之意。不敢隐瞒大王,臣其实早就已给臣兄李靖修了书信一封,备述大王英明,盼臣兄能共襄盛举,攀龙附凤,以成大业。唯尚未得大王令旨,臣不敢擅自主张,故此书信尚未送出。今大王既有此意,臣愿即刻将此书信,秘送唐营,呈与臣兄以观。”
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个李客师这般的识情识趣!
李善道大喜,说道:“卿所写书信何在,可否容我先睹?”
李客师从怀中将他写给李靖的书信取出,由王宣德转呈李善道。
李善道打开来看。
见李客师的这封信写的挺长,察其文字,情深意切,分析形势,对李善道极是吹捧。
写的乃是:“贤兄大人函丈:自与兄长别后,倏忽数载。昔者陇西故宅,父兄并立,共读《孙吴》,同策弓马,每论天下大势,兄尝慨然述志,‘大丈夫当横行天下’,此情此景,恍若昨日。今者兄受唐符,弟侧身汉幕,各为其主,非关私怨,实乃时势所驱。兵戈相向,骨肉参商,弟每思之,常为怆然。然午夜梦回,犹闻兄教,故敢以肺腑之言,书於尺素,幸垂明听。
“汉王起於瓦岗,振臂一呼,豪杰景从,今已奄有河朔,带甲百万,良将千员:北据幽燕之险,南控大河之要。方今四海之内,称兵者十九,而汉王独能折冲千里,破窦建德於平原,挫李密於河阳,转军西向,席卷河东,此诚萧王之故事也,非惟人力,实乃天命所归。
“前闻兄受擒长安,险为李渊所害,弟心如刀绞,夜不能寐;后得闻兄长脱险,幸甚幸甚。李渊也者,猜忌之主也,用人唯亲,今兄虽幸得救,奸谗毁积,实非长久之计。
“弟虽身在汉军,心系兄长安危,故敢上言,望兄垂察。汉王英明神武,虚怀若谷,用人唯贤,诚为天下归心之主,四方英才,争相归附。兄若能来投,必可大展宏图,成就不世之功。汉王尝数谓弟言:‘卿兄,古之卫、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