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四十九章 汉王批改求贤诚

第四十九章 汉王批改求贤诚

    第四十九章 汉王批改求贤诚 (第3/3页)

若得此人,何愁天下不定?’弟愿兄审时度势,弃暗投明,共图大业。若兄肯俯就,弟当竭力周旋,俾兄得展骥足,不负平生之志。

    “贤兄深通韬略,岂不闻‘君子不立危墙’乎?且夫识时务者为俊杰,良鸟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微子去殷,卒为周宾;项伯归汉,成功一时。兄之才,百倍於彼,若能幡然醒悟,附从汉主,既可身脱险地,必能以展兄能,光耀门楣,垂范后世,四全之得也。

    “临楮依依,不尽欲言。惟愿兄熟思之,早定归期,弟今在汉营,日望兄至;若有疑虑,亦望修书相告,弟必为兄周全。纸短情长,伫盼回音,不胜翘企之至。弟客师,顿首再拜。”

    将李客师写给李靖的这封信看完,李善道取笔,呼吏研墨,给这封信改了一句,添上了两句。

    修改的这一句是“微子去殷,卒为周宾;项伯归汉,成功一时”。

    将之改为了“韩信背楚归汉,成不世之功;管仲射钩相齐,开桓公之业”。

    添上的两句,一句添在了“汉王尝数谓弟言:‘卿兄,古之卫、霍也。若得此人,何愁天下不定’”这句后边,添写的为“故特令弟致诚:愿以上将军之印、万户侯之封,虚位以待,并许裂土分疆,何惜名爵,得专征伐,以酬兄志;宗族子弟,皆列显宦”。

    一句添在了“弟今在汉营,日望兄至”这句后边,添写的为“兄若率众来归,汉王必不食言,将亲迎於辕门,洗尘於帅帐,使天下知汉王得贤之喜,过於汉高,纳贤之诚,逾於光武”。

    改的这一句,以韩信、管仲类比李靖。添的这两句,第一句许诺给了李靖等於韩信得刘邦重用时的待遇,第二句则是以刘邦、刘秀自比了,——恰正与信中上文“萧王故事”云云呼应。

    改完罢了,将信还给李客师。

    李善道摸着短髭,笑道:“客师,我做的这几处修改,你看何如?”

    李客师细细看过,神色微动,他亦是万未料到,他的兄长李靖在李善道的心目中,居然会是这么高的地位!他伏拜在地,感动地说道:“大王恩山义海,兄长若知大王如此器重,必感激涕零。臣不知何以报大王恩德,但愿竭诚效命,为大王召臣兄速归。”

    “好!客师,你之此信,今日就可送出。你有无可靠得力之人,可为信使?”

    李客师答道:“敢禀大王,臣有一仆,颇为精细,从侍臣在军中,臣兄也认得他,可堪一用。”

    “可有办法入进唐营,得见卿兄?”

    李客师就这个问题,也早有考量,回答说道:“臣意令臣此仆,潜出营后,先往西行,继转回来,不提臣名,佯为臣兄送家书到者,当是即可入得唐营。”

    确是个办法。

    李善道便说道:“卿机敏之士,此策甚好。”嘱令说道,“切需交代卿之此仆,入唐营后万万不可露出马脚。卿兄,我能否得之,可从长计议,卿兄之性命,万不可因此遇危。”

    李客师愈是感动,俯首叩拜,恭谨应命。

    ……

    次日下午,李客师的这个仆人,装作从西边而来,进了唐营。

    差不多同一时间,宋金刚的军报一道,急呈李善道案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