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卖坦克的银河安保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卖坦克的银河安保

    第四百五十五章 卖坦克的银河安保 (第3/3页)

的尺寸以及间隔,来一个同时加强,岂不是更好?

    逻辑芯片、内存芯片以及闪存芯片,这三种芯片的性能强弱,都是和光刻机的技术水准息息相关的。

    而让徐申学庆幸的是,目前海湾科技的EUV光刻机项目推进顺利。

    现在已经向智云微电子交付了第二台实验机,而接下来的各项测试以及研发工作如果顺利的话,那么今年秋季左右,海湾科技就能向智云微电子开始交付量产机型,大概明年智云微电子就能利用EUV光刻机生产等效七纳米工艺的芯片。

    当然,说的都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如果有些环节里稍微有些拖延,那么就会出现延迟,那么等到后年才突入量产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ASML的EUV光刻机的技术进度以及台积电的EUV光刻机的各项试验测试工作虽然更快一些,但是依旧需要时间,明年大概率都搞不定……之前那些年银河安保的工作做的还是很到位,硬生生的把对面的EUV光刻机的技术推进推迟了好几年。

    如今双方正式在光刻机领域里结束了冲突,但是他们想要恢复并继续推进技术研发进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综合起来,双方在EUV光刻机领域里的进度,其实是半斤八两,都差不多……而这,其实也是双方能够达成协议的核心原因。

    既然都差不多,半斤八两了,还那打个屁,拍拍屁股各自回家算了,打架也很花钱的好吧……银河保安每年花在光刻机领域里的行动经费也不是小数目。

    银河安保每年赚的钱,基本都花在这上头了不说,还要徐申学每年通过各种方式额外注入大笔资金,仅仅是前年,双方打的比较厉害的的时候,徐申学曾经一口气通过签署海外企业安保订单的模式,一次性就向银河安保额外注入了十亿美元的资金。

    而银河安保本身其实也很赚钱的,他们在非洲地区有常规安保业务,主要是为一些外国到非洲投资的企业提供安保服务,同时也在当地搞一些矿产生意之类。

    顺带还兼职当一当进出口贸易商,贸易货物包括万千,啥都有,从自行车到坦克都有。因为银河安保旗下还有一家武器贸易公司,正儿八经有合法牌照的那种……嗯,至少在非洲的很多国家里是合法的,可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武器走私犯,银河安保旗下的武器贸易公司是能光明正大的参加各种武器装备的展览,然后订购各种武器装备的。

    业务比较多的银河安保,其整体盈利也比较可观……毕竟是开着武装直升机和装甲车做生意的,不赚钱都难,一般情况下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存问题轻轻松松,而且还能为徐申学这个股东提供盈利分红呢。

    但是……银河安保常年和老美的那几个财团打架,他们自身的盈利有时候就不够用了…每年或多或少还要徐申学再补贴一部分资金。

    各种行动经费,人员薪资,装备费用,人员伤亡的抚恤以及医疗费用等等都不是个小数目!

    顶级财团之间打架,虽然外界的普通人连半点消息都不知道,但是实际经费开支堪比一些小国家的战争开支……三年前双方打的厉害的时候,银河安保当年度的行动经费支出达到了二十八亿美元呢。

    当然,对面的财团下属的安保公司也差不多,打起来也是花钱如流水,甚至花的更多。

    但是……这二十八亿美元如果作为安保经费来看,似乎是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要是和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海蓝汽车等依赖先进半导体技术的庞大产业链比起来,这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智云集团也好,威酷电子也罢,乃至海蓝汽车,每年都会向银河安保签署金额庞大的安保合同,聘请银河安保为自家的海外业务提供安保服务……这其实就是一种资金支持了。

    也正是因为有着银河安保所提供的安保服务,才能够把对方的EUV光刻机领域的技术进度给拖下来,最终有了双方谈判、和解的基础。

    想要在谈判桌上得到想要的东西,最好是先把对手揍趴下,再不济也要打到对方肉痛,哪怕是付出两败俱伤的代价!

    要不然,别指望能够在谈判桌上得到想要的东西……对方又不是软柿子,岂能徐申学想要什么就能要什么啊!

    想要?可以,来干一架,打赢了就是你徐申学的,不分上下就分你徐申学一半,让你也参与进来。

    如果你徐申学输了……不好意思,你非但拿不到你想要的,而且我还会把你一口吞了:半导体设备以及耗材全面制裁……让你徐申学牛逼,现在你造一个芯片给我看看?

    而在大量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以及银河安保行动人员的牺牲下,徐申学至少拿到了一个不分上下的结果,最终……成功的在老美的几个财团的对面坐下,成为了用餐的人。

    而餐桌上,是其他众多地区的各种老牌或者新兴的财团……看上去就色香味俱全,让人吞口水!

    现在,就是差不多到了开饭的时候了……所以徐申学很期待能够看到EUV光刻机投入正式量产,然后继续向等效五纳米工艺,甚至三纳米,两纳米工艺冲击的场景!

    那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号角,也是开餐吃饭的指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