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家教的智云机器人

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家教的智云机器人

    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家教的智云机器人 (第1/3页)

    四月九日,琼州岛南门航天发射场,六号重型火箭再一次竖立在二号发射塔上。

    高耸而庞大的六号重型火箭的身形,能够让人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

    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火箭,老美在六七十年代搞的土星五号火箭的推力更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够达到一百一十八吨呢,前苏联研发的能源号火箭也能有一百零五吨的近地轨道的推力。

    此外,近期太空探索公司顺利发射的猎鹰重型火箭也达到了六十多吨的近地轨道的推力。

    但是,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发射成本最低的重型商业火箭!

    都不说和土星五号,能源火箭这种冷战时期不惜成本,只考虑推力但是不考虑成本的东西比较了。

    就算是和不说一模一样,但是基本也差不多的猎鹰重型火箭比起来,其发射成本也差距不小。

    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只有猎鹰重型火箭的百分之八十五……

    尽管这两者火箭比较类似,甚至技术路线也是差不多,但是基于两家公司的各种成本,最终就导致了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成本,其实是大幅度超过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的。

    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了两者的常规中型重复火箭上。

    南天门五号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同样只有猎鹰九号火箭的百分之八十。

    实际上,上述只是对外的商业发射报价而已,实际上成本差距更大。

    太空探索公司如今的对外商业发射报价,导致其盈利是比较低的,但是南门航天公司的对外商业发射报价,依旧能够维持非常高的利润。

    换句话来说,马斯克那边已经很难再大幅度降低价格了,但是徐申学依旧能够把价格再往下拉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以上……只不过为了维持利润不再这么干而已。

    两家的价格有差异,但实际上都维持了一定的利润,并没有产生太过激烈的价格竞争!

    这和双方的成本差距关系不大,主要是双方面向的市场其实是不一样的……

    人家太空探索公司哪怕发射报价比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更高,但是也不用担心没有订单,老美以及不少核心盟友的机构卫星发射订单还是会交给它的……各种比较敏感的微型,比如军事,导航卫星之类的东西总不能交给南门航天来发射不是。

    而南门航天的商业发射订单,除了承接国内的各种商业发射任务外,尤其是智云卫星的商业发射任务外,然后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机构发射订单,而这些发射任务也不可能交给太空探索公司的。

    双方竞争的,是一些第三方国家里的纯商业发射订单了……而这些卫星发射任务其实总量不多,组建并运营商业卫星网络,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企业可以随便搞的。

    更重要的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商业卫星发射订单是在智云卫星手里……作为全球首家商业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智云卫星过去一年里往天上发射了一千多枚各种小卫星。

    光是智云卫星一家,就为南门航天带来了上百次的火箭发射任务订单。

    并且这种庞大的订单会持续很多年,因为智云卫星的卫星互联网网络,预计的卫星总数是达到三四万枚之多……哪怕按照一枚火箭发射一百颗小卫星来计算,那也是三四百次的发射次数了,更不要说后续还需要持续补充以维持卫星网络的运营。

    此外还有国内的机构以及商业乃至国防卫星发射订单,这部分也不少。

    光靠国内的发射订单,就足够养活南门航天,并且让南门航天过的非常滋润了。

    至于第三方国家里的纯商业发射订单,其实总量很小的,全部加起来也没智云卫星的零头多!

    航天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太空探索公司和南门航天看似是直接竞争对手,但实际上直接竞争并不大……各自都有各自的基本盘市场,影响不大。

    双方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全球各地的网民口中……

    当然,也不是没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表现在技术竞争,以及技术竞争背后的太空竞争上。

    在南门航天和智云卫星合作,建设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网络后,太空探索公司也宣布将会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玩网络,说是不能坐视智云卫星抢占宝贵的轨道资源……

    双方的航天业竞争,其实是太空竞争的一部分……和商业竞争关系不大。

    而今天,南门航天将会再一次掀起全新的太空竞争:商业空间站!

    在正式发射之前,徐申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里,汇集了全球各主流媒体,他们对人类历史上的首个商业空间站计划也非常有兴趣。

    新闻发布会上,徐申学先是为外界介绍了‘半马人座号空间站’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半马人座号空间站,第一期计划将会有一个核心舱、一个商业试验舱。”

    “预计今年秋天之前将会完成这两个舱室的发射以及对接,最早我们将会在今年十月份正式对外提供商业空间站服务!”

    “同时我们还计划了第二期计划,预计再发射一个商业试验舱、一个商业生活舱、一个多功能节点舱,最终让空间站的核心主要舱室的数量提升到五个,发射总质量达到三百吨!”

    “如果后续商业运营顺利,我们还预计发射更多的附加舱室,进一步提升半马人座的商业服务能力!”

    “整个计划的核心舱室,都是六十吨级的舱室,全部由我们公司旗下的六号重型火箭采用一次性发射的方式进行发射!”

    “同时为半马人座提供人员运输,物资运输的将会是我们公司旗下自研的青龙货运飞船以及黑龙载人飞船,这两种飞船将会由我们公司研发,并且已经执行了三百多次发射任务,非常成熟可靠的五号火箭采用复用模式进行运载,发射成本仅有传统发射成本的百分之二十。”

    “此外,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也为大家介绍我们南门航天所开发的下一代航天飞机:白龙航天飞机!”

    随着徐申学的话音落下,有工作人员把旁边用红布遮盖的白龙航天飞机上的红布掀开。

    然后人们就看到了一架纯白色的航天飞机,这飞机粗看的话,有些粗胖,有着一个大肚子以及小翅膀,这也是航天飞机比较典型的特征。

    徐申学介绍道:“为了进一步降低物资的运输成本,我们专门设计了白龙航天飞机,这是一款汇集了当今人类最顶级技术的航天飞机,可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些古董航天飞机所能比拟的!”

    “首先,这架航天飞机是不需要驾驶员的,它完全可以由机载智能驾驶系统来完成发射,对接,返回,降落等一系列的操作,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人工干预……”

    “所以,在执行货运任务的时候,它不需要驾驶员!”

    “当然,未来进行进一步扩展用于人员运输的时候,我们也将会为它配置手动驾驶模式!”

    徐申学并没有在智能驾驶部分说太多,这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也没法说的太详细,外界只需要针对这架航天飞机不需要驾驶员就行了。

    “该航天飞机可由五号火箭搭载发射,运输载荷最大可以达到八吨,其载荷能力完全可以为空间站提供物资以及人员的运输任务!”

    “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架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其发射成本只有传统飞船的百分之二十,未来甚至会更低!”

    航天飞机对比传统飞船,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于重复使用……不仅仅是飞船本身重复使用,更重要的是二级火箭的重复使用,这就带来了巨大的成本降低。

    以五号火箭为发射平台为例子,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二级火箭依旧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同时飞船也没办法重复使用。

    二级火箭和飞船无法重复使用,这意味着物资运输以及人员运输的成本非常高。

    而白龙航天飞船的意义就在于,让二级火箭和飞船也能够重复使用,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

    省钱才是其最大的目的!

    为了省钱,眼前发布会里出现的白龙航天飞机,其实还是一个缩水版……

    南门航天一开始规划的航天飞机其实规模更大,预计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达到五六十吨左右。

    但是后来发现短期内不需要那么大的运输能力,同时技术难度也更大,此外现有的六号重型火箭的一级部分,也无法承担这么大的发射推力,还需要对六号重型火箭进行升级,比如多捆绑更多的一级火箭,这会导致技术难度大幅度提升。

    最终,南门航天暂时放弃了原计划,而是采用了缩水版的计划,搞一个小航天飞机。

    毕竟降低成本才是核心目的,其他都是扯淡!

    白龙航天飞机的核心目标就是取代黑龙以及青龙飞船这两种现有的飞船,进一步降低南门航天后续执行商业发射的成本。

    按照南门航天的内部计划,采用五号一级火箭加白龙航天飞机,采用全回收模式下,其发射成本只有传统发射模式的百分之十八左右,哪怕是对比现有的一级火箭回收,二级火箭以及飞船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成本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南门航天,是准备把每公斤的发射成本,直接干到一千美元以下的程度……

    这个数据有多夸张?

    老美以前用航天飞机的时候,每公斤发射成本是四五万美元,传统的航天机构的一次性火箭发射成本,每公斤成本大概是一万多美元。

    而五号火箭的复用模式下,早期直接把发射成本打下来到了每公斤三千美元,吓傻了全球航天业。

    后续随着技术进步,五号火箭发射次数持续增加,研发成本,保险费用,制造成本以及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制造成本持续下降,诸多汇总起来,现在五号火箭的复用发射成本基本上只有每公斤一千五百美元左右了。

    而现在……南门航天准备采用白龙航天飞船,和二级火箭也给回收了,如此能够把发射成本进一步下探到每公斤一千美元以下,未来甚至有望达到每公斤五百美元的程度。

    对比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