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巴拿马运河公约 (第2/3页)
大街的存在。
在法国的运河建造企业还在犹豫的时候,英国和西班牙方面已经联合找上门了。
英国方面表达了想要加入运河建造方的想法,并且表示会给予法国外交方面的支持,提供资金投入到运河的建造中等等。
西班牙则保证会带来哥伦比亚政府的支持,让法国的运河建造工作不会受到哥伦比亚内战的影响。
这两种支持正好是目前的法国所需要的,三方可谓是一拍即合,很快就确定了在巴拿马运河方面的合作事宜。
经过长达几天的谈判和相关的商讨,一份是关于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共同经营巴拿马运河主权,建造巴拿马运河的条约新鲜出炉,这份条约的官方名字为《巴拿马运河公约》。
这份公约规定,巴拿马运河的建造权由法国,英国和西班牙共同持有,后续的经营管理权以及经营所带来的收入也应当由三国共同瓜分。
由于法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建造过程中已经投入了许多,因此法国将控制巴拿马运河40%的股份,剩下的60%股份则由英国和西班牙共同瓜分,各持有30%的股份。
作为共同建造方,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应当共同维护巴拿马运河的建造,确保运河建造区域内局势的稳定。
同时,三个国家应当联合起来抵御外界的威胁,比如其他同样对运河有兴趣的国家。
除非三个国家同时点头,否则其他国家无权参与巴拿马运河的建造和后续经营,也不允许有任何国家干涉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签订条约的英国,法国和西班牙都是强大的列强国家,这份《巴拿马运河公约》的签署也是相当光明正大的,甚至还邀请了许多媒体亲自见证。
当美国人得知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共同签署了《巴拿马运河公约》的时候,他们不由得愣住了。
谁能想到这三个国家在暗地里已经商讨好了巴拿马运河的建造和后续的经营管理事宜,并且彻底的将美国排除在了巴拿马运河经营管理权之外。
要知道,这三个国家可都是欧洲国家,理论上应当和巴拿马运河没有丝毫的关系。
反倒是被排除在外的美国,才是那个最需要巴拿马运河的国家。最需要巴拿马运河的国家被排除在了巴拿马运河经营管理权之外,这其实也代表着后续美国想要通过巴拿马运河,还得经过英法西三大列强的同意。
美国人为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可是策划了哥伦比亚内战的。可眼前的结果是,美国与后续巴拿马运河的经营管理权没有丝毫的关系,也不可能在英法西三大列强的掌管之下获得主权。
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三个列强,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美国人得罪不起的。更别提是这三个国家联合起来掌控巴拿马运河,再给美国人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正面挑衅签署公约的三个列强。
当然,明面上的抗议还是必须要有的。
美国政府确实对这三个国家的蛮横行为相当不满,但他们偏偏又无可奈何。
只能通过报社舆论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怒斥这三个国家签署《巴拿马运河公约》的行为无视巴拿马地区以及哥伦比亚的主权,是欧洲霸权在美洲的延伸。
美国政府抗议的那叫一个声泪俱下,但与美国政府抗议有关的报纸却只在北美洲传播。
准确的来说是在美国的范围内传播,加拿大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是不可能传播这种报纸的。
而且现在的加拿大也不是后世那个美国的忠诚小弟,现在的加拿大可是火烧过美国白宫的。
当时还处于拿破仑称霸欧洲的时代,因为处于法国与反法同盟战争的时刻,美国当时妄图吞并加拿大,成为北美洲唯一的霸主。
可惜美国人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当时独立战争时期如果不是法国的支持,美国想独立都困难。
仅仅过去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想单挑英国,对美国人来说明显是噩梦级别的副本。
英国和加拿大人组建的联军很快击败了美国,为了报复美国人火烧纽克,英加联军火烧了美国的总统府。
因为美国总统府是石质建筑,这场大火并未对美国总统府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是让内外墙结构留下了被火烧灼的痕迹。
为了掩盖这些被火烧黑的痕迹,美国政府这才将总统府粉刷成了白色,这也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白宫的由来。
随着后来美国逐渐强大,白宫才由美国的一段屈辱历史转变为了美国骄傲的象征。而在这个时代,因为美国还没有通过一场战争来宣扬自己的强大,白宫实际上还是有着一些屈辱性色彩的。
就连加拿大地区和南美洲都没有传播相关的抗议报纸,更别说欧洲地区了。
对于美国政府声泪俱下的抗议,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乎。
英法西三个列强联手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