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诏道于天 > 第五十八章 白家的母老虎

第五十八章 白家的母老虎

    第五十八章 白家的母老虎 (第2/3页)

暴露,当下人间的平静将会被瞬间毁之一旦,走向不可控的境地。

    百余年前那一战里,道主的死是众人所亲眼见证的,绝无造假的可能。

    那么,为何他能重活一世?

    像道休这种因为当年那一战而寿入深秋的人,绝不可能放过探寻其中隐藏着的秘密的可能,整个禅宗都会随之而动。

    然后呢?

    道门更是不必说。

    天道宗又岂会坐看祖师身死,玄都必然大开山门,天下道门倾巢而出。

    易水这一次显然不会再置身事外,王祭出剑是注定的事情。

    人间诸国亦然如此。

    一人出而天下乱。

    到了那时,大秦又怎能不下场?

    最重要的问题是,余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她,司主暗地里似是别有图谋,她那位弟弟再如何了不起也只是一个人。

    至于剩下最后那一位……总之,届时大秦的虚弱将会暴露在天下人眼前,生灵涂炭这四个字完全可以用上一用。

    这样的局面无需太过精细的推演,就已经出现在余笙的眼前,无比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

    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被那一声喜欢拦下来。

    那她又有什么拒绝的道理呢?

    余笙这般想着。

    她微仰起头,与不知何时出现的太阳对视,心想这的确都是接受的理由。

    而且……她的确是不讨厌他。

    当然,最重要的理由是顾濯与她说自己是顾濯。

    那这就已经足够了。

    ……

    ……

    王大将军的办事极其干净利落,在顾濯与余笙停留的第三天,他与后者进行了一场单独的谈话。

    说是谈话,事实上也没有几句话。

    更多是余笙从王大将军手中接过情报,神色平静地进行着翻阅,再就信纸上提及的某些细节进行具体的询问,然后得到明确的解释。

    情报上叙说的都是荒原之事。

    准确地说,镇北军如何抹去顾濯有可能留下的那些痕迹,以及为两人的行踪做了怎样的遮掩。

    王大将军办事堪称是无可挑剔,又或者说镇北军无愧于自己的名声,在这件事情上展现出来的强大,让荒原内外各方势力彻底噤声。

    就连易水与清净观都为之沉默不语。

    更不要说北燕。

    最终余笙放下那些情报,对王大将军说了一句话。

    ——我认为师父对此十分满意。

    说完这句话后的当天下午,顾濯和余笙与王大将军道别,就此离去。

    与荒原时不同,这一次两人走得十分低调,再无数千玄甲重骑随行保护,是很简单的两匹马,还有两个遮脸的斗笠。

    王大将军没有前往送别。

    站在书房里,还是那口窗前,他端着一杯热茶久久不饮。

    那位心腹谋士站在他身后,低声问道:“这就行了?”

    “要不然呢?”

    王大将军淡然问道:“我还要做什么?”

    那位心腹谋士犹豫片刻,说道:“余笙终究只是长公主殿下的徒弟。”

    王大将军笑了笑,没有为此而生气,说道:“你还是太年轻了。”

    那位心腹谋士愣了愣,问道:“您的意思是?”

    “我曾是长公主殿下麾下一将士,对她的为人谈不上清楚,但也能算得上略知一二。”

    王大将军回忆起当年往事,声音里满是感慨:“长公主殿下是一个极有决断的人。”

    有资格成为谋士的人又岂会是白痴,意思到接下来很有可能要听到旧年秘密,这时当然不会再接话。

    “陛下登基已有百年之久,前后两位皇后娘娘,不乏皇子与公主。”

    “何以长公主殿下却始终独身?”

    “百年间不见半点传闻,似是以此余生奉道?”

    话至此处,王大将军没有再说下去,饮了一口热茶。

    那位心腹谋士早已勾起好奇,奈何不敢发问,唯有焦急地沉默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书房里响起一道声音。

    “很好。”

    王大将军说道:“我很高兴。”

    那位心腹谋士微微一怔,紧接着反应了过来,汗水瞬间打湿后背。

    他哪里还能不明白,要是他对长公主殿下的往事产生好奇,将军或许能给予他一个答案,但随之而来的定然就是人头落地。

    王大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说道:“你还是知道分寸这两个字的,去吧,日后也不要忘了。”

    那位心腹谋士连忙告退。

    书房里一片安静。

    王大将军放下那杯茶,望向窗外,那是南方的天空。

    长公主殿下何以独身至今?

    据闻,当年的她与道主结为道侣,仅差一步。

    后来,玄都一战中道主为众生穿心而过。

    这就是王大将军所知晓的一切。

    ……

    ……

    秋色浓时,霜意随之而至。

    枯黄的落叶落于大地,舞于凛冽风中,为人间增添萧索之意。

    顾濯让马儿停下,望向不远之外。

    易水就在那里。

    余笙的目光同样落在那处,看着那片亭台楼阁,轻声说道:“我就不过去了。”

    顾濯道了一声好。

    余笙说道:“我在镇上等你。”

    顾濯想了想,说道:“可能不太方便。”

    “嗯?”

    “都是青楼之类的地方。”

    “我也去过青楼,还是和你一起。”

    “两回事。”

    余笙不知道该说什么。

    顾濯笑了笑,说道:“一起吧。”

    余笙想不到拒绝的理由,便答应了。

    不久后,得到消息前来的魏青词出现在两人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