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冬日的光明里 (第3/3页)
年轻道士以为她不悦,有些慌张,连忙说道:“不过你别担心,道主没有死,要不然我也不是那种丢了老祖宗不管跑回来的人啊!”
楚珺沉默了会儿,没有解释自己的心情不是为此而复杂,说道:“那就好。”
年轻道士犹豫片刻后,还是决定如实相告,说道:“不过祖师现在活得可能不太好。”
……
……
是的,顾濯现在的状态是有生以来最为糟糕。
他依旧维持着清醒的自我,未曾沦为无意识的存在,哪怕这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奇迹,仍旧无法改变他成为病人的事实。
那是一种在可怕程度上等同于时间的病。
——道化。
时间可以摧毁人世间的一切事物,让无数伟大的存在在痛苦与不甘中无奈死去,而道化则是让人眼睁睁地看着自身成为非人的存在。
只是很随意的一个念头,天空就会飘来无数密云,暴雨倾盆而至,雷电轰鸣。
然后下一刻,当他心情毫无道理地愉快时,又能有万丈阳光破空落下,为人间带来明媚。
天地系于一念之上。
这已经是道化的第二个阶段。
“你为什么还能留住自我?”
裴今歌认真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步入沧州和司主决战之前,你提前用种魔为自己在道心深处留下执念,以这种方式来借万物之力的同时维持着一定程度的清醒,但现在司主已经死了,死得不能再死,你所种下的执念理应已经消散才对。”
顾濯没有立刻回答。
此刻的他正在抬着头,望着那尊在阳光映照下无比庄严的菩萨佛像,轻声说道:“你猜对了。”
裴今歌墨眉微蹙,想到一种可能的存在,但是不敢确定。
不等她开口询问究竟,有尼姑缓步而至,小心翼翼地来到两人身旁。
是的,此刻顾濯和裴今歌身在长乐庵中。
这座禅宗祖庭在且慢被魏青词取走后,由于庵主的个人意志,依旧视两人为客。
尽管这个决定在长乐庵中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但谁也无法说服将死的庵主。
“庵主即将圆寂。”那位尼姑强忍着悲伤,低声说道:“请您过去吧。”
顾濯站起身,往禅房外走去。
裴今歌随之而行。
见面的地方依旧是在岸边。
冬天还没过去,海风给人如刀般的锋利感觉,并不惬意。
浪花拍打在礁石上,碎做千层雪,却无甚美感,只是寂寥。
或许这都是因为人之将死。
庵主坐在石上,任由纷飞的水沫打湿面颊,不知道是生性喜水,还是以此换得生命最后时刻的短暂清醒。
顾濯在她身前坐下。
庵主认真说道:“我要死了,在死去之前,我想为这人间做最后一件事。”
顾濯看着她问道:“哪怕最终无济于事?”
庵主笑了笑,笑容很是温暖,说道:“对我而言,重要的是选择,而不是结局,更何况那本就是我看不到的未来。”
顾濯望向远方的寺庙,说道:“但你可以选择为自己的弟子留下一份机缘。”
庵主说道:“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你是更有意义的存在。”
顾濯没有说话。
庵主看着他的眼睛,如见天地,说道:“我希望人间安宁,不希望你成为活着的天灾,哪怕我最后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你换来一丝渺不可及的机会,这依旧是值得我重复选择一千次的决定。”
顾濯收回视线。
片刻后,他认真说道:“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庵主有些意外,没想到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听到这么一句话,于是由衷欢喜。
然后她带着这难得的喜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施展出那门在多年以前修成的神通。
在这一刻,庵主忽然生出一种极其荒谬的感觉,心想自己之所以修成这门神通,会不会就是为了等待今天?
庵主无法得知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门神通有着一个很朴素却让人不知何意的名字。
——三问。
……
……
寺庙深处传来钟声,与海风同悲。
经声阵阵,那是人们在为庵主送行。
那尊菩萨金身在不变的庄严中,多了一抹不易发现的悲悯。
直至钟声与经声消散时,顾濯才是离开那块礁石。
就在这时候,裴今歌来到他的身旁。
顾濯忽然说道:“我想要一壶酒。”
裴今歌说道:“但这里是寺庙。”
天阔云闲,阳光笼罩下的东海是这般的美丽。
在风中,无数浪花碎做金色的雪沫,灿烂夺目。
顾濯想了想,回头看了一眼这人间,最后说道:“那就买一朵花吧。”
以做哀思。
……
……
(本卷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