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三件大事 (第1/3页)
河内郡,山阳县。
在参加过前任山阳公、汉献帝刘协刘伯和的祭礼后,曹睿的车驾即将离开山阳县、前往南边的河内郡治怀县。
十五岁的第二任山阳公、刘协的孙子刘康在曹睿即将登车之时,于路旁跪送。
曹睿看着这个拘谨到混身颤抖的年轻人,缓缓说道:“刘康,你如今年仅十五岁,朕与你说什么大道理,恐怕你也听不甚懂。那朕就只给你说些浅显的道理好了。”
“汉魏易代,乃是天数。如同汉代秦、秦代周、周代商一般。二王三恪乃是古礼,朕将你任命为山阳公、朝廷准你在封地依汉时礼节,这是这个古礼中大魏需要做到的部分。而你作为山阳公,在封地里学文学经、耕种劳作、祭祀先祖、奉礼行事,是你要做到的事情。”
“多余的话朕也不多说了,你是个年轻人。朕会从太学里选一名博士教你学经,你当以师视之。下次朕若再来山阳,是要考校你学问的。”
“微臣明白了。”刘康跪俯在地上颤声说道:“臣定会认真学经,听老师之言。”
“善。”曹睿点了点头,随即登车离开。
下午时分,车驾到达怀县。今日曹睿准备在怀县住宿一晚,明日再返回洛阳。
“蒋子通回洛阳了?”曹睿揉了揉额头:“这倒是个麻烦事。”
“是。”裴潜应了一声:“蒋子通前日到孟津,民部李正方押运铜料一百万斤去了将作监。昨日蒋子通向少府和尚书台转交了吴地各类物什。”
“臣冒昧,既然蒋子通来了洛阳,想必他现在已经知晓了洛中议论。”
“嗯。”曹睿略略点头。
作为皇帝,曹睿可以指挥十万军队南征北战,可以轻易决定封哪名臣子为王、哪名臣子为公,可以随意指定臣子的官职,但有些事情并不是皇帝所能决定的。
比如洛阳臣子和士子们的嘴。
尤其在他们讨论一些不违禁、不涉及皇帝、不涉及具体权力的政治事宜时,曹睿就更没办法阻拦。
总不能让所有人禁止交流吧?若那样做,恐怕近十年来在国事上的苦功会瞬间白费。
出乎曹睿的意料,夏侯玄在洛中士子、士族和官员中的声望相当之高。曹睿已经太久没回洛阳了。
夏侯玄本就以极其出众的仪表和才学在少年时就获得了巨大的声名,近十年间,洛阳太学成了大魏上下所有士族趋之若鹜、要将自家子弟送去的地方,洛中内外数不清的基层官员都是由太学毕业的学子担任。
太学的影响力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大魏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夏侯玄作为第一届太学中身世最高、相貌最佳、才华最优、仕途最顺、著作最多的人,影响力随着太学的发展与日俱增,几乎成为太学中‘天下楷模’一般的人物。
当这样一个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