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二十九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九章 风云再起

    第二十九章 风云再起 (第3/3页)

洋步枪、骡马拉的是意大利炮、天上飞的是法国飞机、地上跑的是装甲战车,各部团级军官皆为军校毕业,其中甚至还隐藏着不少东洋军官充作参谋。

    相比之下,直军却显得困难重重。

    这困难不止来自于奉军,更多的却是来自于直军内部。

    第一次直奉战争过后,张大帅封关自治,整军经武,休养生息;吴秀才可没闲着,始终都在忙于武力统一,所属部队兜兜转转,几乎打遍了大半个远东,众将士连年作战,兵困马乏不说,还因为京师财政吃紧,导致部队屡屡欠饷,战斗意志极其萎靡。

    更要命的是,吴秀才击败奉张以后,为人自视甚高,处世专横跋扈,直军内部将领,只要不是他的嫡系,全都免不了遭受打压。

    人心离散,此消彼长。

    就算直军再怎么能打,也敌不过眼前的内忧外患。

    双方列阵山海关,因吴秀才亲自督阵,方才稳住局面,可打着打着,奉军凭借地利优势,后方东三省兵工厂产能全开,枪支弹药、粮草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直军终于有些招架不住,并渐渐显出颓势。

    然而,直军就是直军。

    北洋正统,不是吹出来的,吴秀才的部队尽管显出败相,且毫无转败为胜的苗头,竟仍能坚守战线,败而不乱;奉军虽然占据上风,但其主力部队,却仍旧未能如愿挺进中原。

    倘若长此以往地消耗下去,直军自然必败无疑,可奉军恐怕也只能换来惨胜。

    两败俱伤,谁人得利?

    偏偏就在这时节,直军遭遇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奉军所遭受的情况——己方部队,有人倒戈。

    不错,冯大将军又“叛变”了。

    冯军在关键时刻,狠狠背刺了一把吴秀才,不仅率军进驻京师,推翻了曹总统,而且电告全国,罢免了吴秀才的一切职务。

    一时间,直系军心大乱,奉军趁势挥师入关,如摧枯拉朽般缴械了直系主力。

    世人皆称:没有冯将军,张大帅打不赢这场仗。

    可要是没有张大帅,直军不曾在前线遭受猛烈攻击,冯将军恐怕也不敢背刺吴秀才,都是尔虞我诈,互相利用罢了。

    这场战争,惊动海内。

    事关天下局面,原本轮不到江家忧思顾虑,但因为赵正北在奉军服役,却也成了江家心心念念的一件大事。

    家有行伍之人,必定关心战事。

    江家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有所不同,赵正北已经是团级军官,虽说生死不能做主,但也至少有资格给家里报个平安。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奉军刚开始部署的时候,北风便已先一步回家辞行。

    胡小妍问他,这次要去哪里?

    赵正北说,他的团部被汇编进了第四路集团军,即将前往辽西锦州,作为奉军的总预备队,随时听候调遣。

    胡小妍会心一笑,淡淡地说:“这样也好,起码是个团长了,有了固定的番号,家里再想打听你的情况,也不至于到处抓瞎。”

    事实也果真如此。

    这次直奉交战,赵正北所部并未亲临前线阵地,甚至开战以后,仍有闲暇在锦州给家里发电报、报平安。

    战事一经爆发,胡小妍便每日守着各家报纸的特刊、号外,时时关注战况动态,偶有北风来信,就在晚饭的时候说给大家。

    这场战争打了一个多月。

    等到深秋将尽,朔风渐起之时,奉军获胜的战报便已在省城里火速传开。

    旋即,赵正北也给家里寄了封信,说他现在奉命驻军津门某地,涉及机密,不便透露。

    胡小妍看过之后,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

    古来征战几人回,平安就好。

    当然,不只是江家感到庆幸,整个奉天的行伍之家,仿佛全都安心了下来。

    奉军大胜凯旋,省城理应准备筹办庆祝活动。

    然而,谁也没想到,奉军战胜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好好宣传,紧接着就有一则惊天动地的大新闻,只在一夜之间,便迅速席卷全国——

    冯将军宣布废除《清室优待条例》,大清逊帝被赶出紫禁城了……

    (本章完)

    文学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