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五十章 怀柔

第五十章 怀柔

    第五十章 怀柔 (第1/3页)

    情况毫无意外。

    翌日清早,老孟再去印刷厂时,态度陡然转变,也不再坚持筹办西家行了。

    劳工里的强硬派本来就少,张连富一经被捕,老孟又临时变卦,如今更是心灰意冷,状如散沙。

    大家很快就有了妥协的打算。

    于是,接下来的谈判进程,也显得格外顺利。

    经过双方共同商讨,最终决定于当日下午陆续复工。

    老孟因为投了赞成票,受到朱总办嘉奖,趁机请了半天假,会议结束以后,便连忙返回家中,等候儿女平安归来的消息。

    等待的过程并不漫长,可两口子心急如焚,每分每秒都感觉备受煎熬,直在屋子里转圈儿拉磨。

    老太太倒是气定神闲,该吃吃、该喝喝,浑像个没事人似的,时不时还有点不耐烦。

    “哎呀,别晃悠了,孩子保准没事儿!这是绑票,又不是拍花子,咱家也不衬什么钱,人家绑你孩子,除了逼你投票复工,还能图啥?”

    老太太念叨着捶了捶腿,摇头叹道:“小年轻的没经过见过,碰见点事儿就抓瞎,这家没我能行吗?”

    果然,没等多久,就听见外屋地传来一阵敲门声响。

    “咣咣咣!”

    事发突然,动静不小。

    媳妇儿在家苦盼了一天一宿,临到此时,却不敢应门,只躲在老孟身后,推搡着说:“快去开门呐!”

    老孟连忙奔去外屋地,推开房门,却又忽地愣住。

    门外不见儿女,只有三五个陌生男子,身穿黑绸短打,头戴西洋礼帽,面容冷硬,有恃无恐。

    杨剌子带人来的,直勾勾站在原地,也不说话,只抻脖朝屋里扫了两眼。

    “大哥,现在印刷厂已经复工了,我孩子呢?”

    老孟焦急询问,杨剌子却不搭腔,忽转身朝斜后方的街面儿上招了招手,也不知到底有何安排。

    夫妻俩不敢多嘴,只好静观其变。

    很快,就见街面儿上有人走过来,一个肩扛两口麻袋,一个手提高筒铁壶,来到门前,也是二话没有,只把这几样东西放在门槛儿里,紧接着便转身走了。

    老孟低头看向麻袋,那大小显然没法装人。

    正有些困惑,忽然发现杨剌子等人也要走,便急忙往前迈了两步,问:“诶,大哥……我、我孩子呢?”

    杨剌子应声回头,指着老孟,命令道:“老实搁家等着,别出门。”

    老孟不解其意,更不敢冒然追问,便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莫名离去。

    媳妇儿着急,见人走远了,连忙责备道:“你不会说话呀,刚才怎么不问问咱家孩子啥时候能回来啊?”

    “这……他们不是说了,让咱搁家等着么。”

    “窝囊废,啥都指望不上你!”

    媳妇儿不禁埋怨起来,但不管怎么说,好歹也算有消息了,随即又看了看戳在门口的麻袋。

    “这是啥,你快过去看看呐!”

    老孟点点头,走过去蹲下身子,将两口麻袋逐次拆开,紧接着猛转过来,脸上的神情倍感诧异。

    “大米。”

    “啥?”

    “大米和白面,还有一桶油。”

    老孟重复了一遍,媳妇儿难以置信,忙凑过去查看,整个人顿时呆在原地。

    真是大米和面粉,白得像雪,每袋足有二十斤重,还有一桶豆油,那就更金贵了,寻常人家哪能吃得起?

    正诧异间,里屋突然传来一声幽怨。

    “我都老些年没吃过大米了,你爹没能耐,你也不孝顺,都不给我吃,我这辈子过得苦啊!”

    每到这种时候,老太太的耳朵可就尖了。

    两口子没应声,困惑之余,却也平添了一丝欣喜。

    “这算什么意思啊?”媳妇儿问,“总不至于还感谢咱们吧?”

    老孟虽然也有这种想法,但却感觉自己不配,忽又发现米袋里装着一封信,便急忙拆开来看。

    “信上写的啥?”媳妇儿着急追问,“是不是说咱孩子啥时候回来?”

    老孟摇了摇头,说:“这是封推荐信。”

    “推荐啥?”

    “推荐你去八王寺汽水厂当女工,每月能开二十元薪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